中國互聯網+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3年8月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通知提出,確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各行各業對“智慧”的理念認知逐漸加強,部分行業已經開始運作,作為城市建設重點的污水處理行業也正在進行“智慧”的創新改革,“智慧水務”理念也隨之產生。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李克強總理所提的“互聯網+”與較早相關互聯網企業討論聚焦的“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基礎上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展。
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了11項重點行動。其中,在“互聯網+”綠色生態重點行動中,強調要大力發展智慧環保。利用智能監測設備和移動互聯網,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增加監測污染物種類,擴大監測范圍,形成全天候、多層次的智能多源感知體系。建立環境信息數據共享機制,統一數據交換標準,推進區域污染物排放、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信息公開,通過互聯網實現面向公眾的在線查詢和定制推送。加強對企業環保信用數據的采集整理,將企業環保信用記錄納入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完善環境預警和風險監測信息網絡,提升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風險防范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
綜合來看,目前水處理行業互聯網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政策方面,政府給予了較大的支持。作為傳統行業,污水處理行業企業要想擺脫目前的經營困境,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嘗試互聯網化,開展新的管理經營模式是不錯的選擇。
中國互聯網+污水處理行業模式價值
1、提升污水處理企業運營管控能力
建設具有前瞻性、實用性的集團化運營管控平臺,實現對運營數據進行決策分析,為企業管控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精細化過程控制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運營管控能力。
2、提升水務企業決策分析能力
建設具有科學的決策支持平臺,集中分析過程監控、集成與填報數據,提供專業的分析、管理、支持,并逐步建立工藝仿真模型以及專家決策支持系統,協助管理層制定科學決策。
3、建設標準化運營管理體系
標準建設標準化運營管理體系,有效減少管理成本以及運營維護成本,使集團化公司業務得到有效擴張,為公司信息化管理、運營戰略規劃奠定基礎。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