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配套數字化電器系統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實施主體為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地點為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本項目主要產品為智能電動床電器系統(以下簡稱“電器系統”)及智能床配套靠背及縫紉外套,其中電器系統包括調節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多功能操作系統及睡眠管理智能系統。
該項目建成后,可形成調節系統產能800萬套/年,控制系統產能400萬套/年,操作系統產能400萬套/年,睡眠管理智能系統100萬套/年,縫紉外套100萬張/年,智能床配套靠背產能50萬張/年的生產規模。
2、項目投資概算
本項目擬投資總額為114,593.81萬元。
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布局上游核心部件,加強技術自主可控,保障供應鏈穩定
近年來由于國際形勢變化導致的貿易摩擦、宏觀經濟波動等因素影響,全球各國企業面臨供應鏈穩定性下降的風險。本項目規劃生產的電器系統為智能電動床產品的核心部件之一,電器系統供應穩定性變化可能對公司產品質量、交付效率、成本控制等產生影響。
同時,隨著全球智能電動床市場的快速發展,上游電器系統廠商向下游智能家居行業拓展的趨勢不斷加強,傳統家具行業的智能化轉型也持續加速,帶動了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于智能電動床企業的產業鏈完整性、生產工藝水平先進性、產品交付質量及效率等能力要求進一步提高。
公司準確把握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市場發展趨勢,為加強核心部件技術的自主可控,減少供應鏈穩定性降低的潛在風險,公司擬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引進先進的智能化生產及控制設備,布局智能電動床核心部件電器系統的自主生產,保障公司智能電動床產品的供應質量及穩定性,提升產品的全球交付能力。
(2)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智能電動床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電器系統、鋼材、木板等。其中鋼材、木板等大宗商品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價格市場化程度高,下游廠商溢價能力相對有限。電器系統作為智能電動床的主要核心部件之一,是否具備自主生產能力對智能電動床廠商成本控制具備關鍵作用。
目前,公司電器系統主要通過外購獲得,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向上游產業鏈延伸,自主搭建核心部件生產線,降低智能電動床產品的綜合生產成本,加強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
(3)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提高產品智能化程度和迭代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傳感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能電動床產品的功能性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睡眠質量監測等功能在智能電動床產品的成功應用,逐漸開啟了行業智能化轉型的篇章。未來,隨著智能家居的覆蓋趨勢、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一步加強,智能電動床在醫療、康養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和加深,智能電動床的智能化水平將持續增強,品類迭代速度快速提升。
本項目實施完成后,公司產品的智能化建設將持續加速,通過應用公司自主研發的非接觸式生理體征傳感器等技術,賦能智能電動床產品實現對人體健康和睡眠的實時監測等智能化功能。同時,本項目通過引進智能電動床核心電器系統產品生產線進行自主生產,可以實現對產品的快速定向改造、升級,提高核心部件與產品的契合度,提高產品迭代更新速度及生產效率,更好的滿足下游市場快速發展變化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4)全球智能電動床市場快速發展,保障公司未來產能擴張對核心部件的增量需求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受到睡眠問題困擾的消費者數量不斷增多,居民對健康睡眠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帶動了智能電動床產品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大。同時,受益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產品的舒適度、功能性、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了產品市場滲透率的快速上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觀研報告網數據,2017-2022年全球智能電動
床市場規模由20.57億美元增長至52.0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41%。未來隨著全球居民對生活品質、睡眠健康等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人均消費水平上升、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等,智能電動床產品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
為把握智能電動床市場快速發展的行業趨勢,公司未來擬擴大智能電動床產能,達到年產約400萬張的生產能力。本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保障公司未來產能擴張對電器系統等關鍵原材料快速增長的需求,保障公司產品的交付效率及質量穩定。
4、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研究制定智能家居分產業鏈圖譜,加快新材料、關鍵零部件、高精裝備、基礎軟件等關鍵環節創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將“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引導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促進家居產品與家居環境智能互動,豐富“一鍵控制”、“一聲響應”的數字家庭生活應用”。
《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與智能家居的協同應用”。針對數字家庭的發展目標,《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構建比較完備的數字家庭標準體系;新建全裝修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全面具備通信連接能力,擁有必要的智能產品,既有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擁有一定的智能產品,數字化改造初見成效”。
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內容符合國家政策要求,智能家居行業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本項目實施具備良好的政策保障。
(2)公司在技術方面具有充足儲備,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近年來,為積極把握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實現自我突破,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加速推進智能電動床產品及相關核心部件的研發工作,在研發設計項目實施、科研設備購置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資源,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和品質升級。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獲得了962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79項,技術儲備充足。
同時,公司立足于現有的核心研發團隊,不斷吸收新的優秀人才,滿足公司進一步創新發展的需要;同時,公司不斷強化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崗位技術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研發水平。
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396人,占總人數的15.97%。公司將持續加大電器系統、智能睡眠解決方案等的研發投入,加強前瞻性技術布局、產品技術開發及工藝升級,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品領先。綜上所述,公司充足的技術儲備保障本次項目的順利進行。
(3)公司未來擬擴張智能電動床產能,項目具備充分的產能消化基礎
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動床制造商之一,目前正積極推進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布局:在國外,公司建設完成了越南和墨西哥總裝工廠,并且已實現投產運營,為公司產品銷往美國等地區提供了穩定的保障;在國內,公司已建設完成了年產200萬張智能電動床的先進制造基地,并且正積極推進研發中心的建設,為公司產品的市場開拓以及品質的創新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國內外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市場規模快速擴大的背景下,公司未來將在現有生產基地的基礎上進行產線的擴張升級,逐步擴大產能規模,預計將形成年產400萬張智能電動床的生產能力,從而滿足公司進一步鞏固國外市場、加速國內市場覆蓋的長期戰略規劃。本項目中,公司規劃生產的電器系統為智能電動床的核心部件,靠背及縫紉外套為智能電動床主要原料及配件,是公司未來產能擴張的重要支撐之一。因此,公司現有智能電動床產能及未來產能擴張規劃能夠為項目的產能消化提供充分的基礎。
(4)公司具備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較高的數字化及智能化生產水平,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的生產管理體系:在原材料采購層面,公司對主要原材料的品質、特性及價格等方面建立了嚴格的考核、準入制度,保證原材料的品質和及時供應;
在生產層面,公司采用精益化流水線組織生產,并運用先進的自動化零部件生產技術,有效整合前后關聯的工藝流程,從而確保每個生產環節的高效性和準確性,保障產品生產效率;在質量管理層面,公司配備了專業的檢測設備和技術團隊,對產品進行嚴格的檢測及控制,保障產品符合設計標準及客戶要求。
近年來,公司堅持以產品設計與制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融合作為發展方向,目前已成功打造了大規模非標定制家居智能制造支撐技術平臺及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研發、設計、生產、交付各個環節的數字化、云端化。本項目中,公司還將基于現有數字化工廠的管理經驗,同步引進新的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并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集成化、數據化及智能化水平,促使產品制造工藝及裝備自動化水平達到行業領先水準。因此,公司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充足的數字化及智能化生產管理經驗能夠有效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高效運行。
5、項目效益情況
本項目建設期為三年。經測算,本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5.54%,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8.64年,項目經濟效益前景良好。
6、項目備案或審批情況
截至本報告出具日,本項目已取得浙江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賦碼)信息表(項目代碼:2205-330411-99-01-682205),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