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迎來政策密集落地期制造強國戰略對機器人產業是長期利好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20日消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式19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并致辭。
辛國斌指出,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搭建了一個國際化、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平臺,為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大會獲得了21家國際組織支持,吸引了超過15個國家的166家企業的500多個展品參展,300余名業界頂尖專家和企業精英受邀演講。現場參會參展人數28.2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人數達到1470余萬人次。同時,大會還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十大最具成長性技術展望(2018-2019年)》和《機器人十大新興應用領域(2018-2019年)》。
辛國斌強調,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需求導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大力加強教育和知識產權保護,妥善應對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方面提出的新問題,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促進中國機器人領域持續健康發展。
辛國斌表示,中國將在開放環境下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歡迎各國來華投資和開展多種形式合作。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希望能與各國朋友一起共享發展機遇、共挑發展重擔,攜手并進,打造全球協同創新的新體系,構建全球產業合作的新生態,開創全球應用深化的新格局,為全球經濟增長、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當前全球機器人市場主要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占市場份額的80%。未來服務機器人的行業規模或將超過工業機器人,成為新藍海。
預計2014~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累計將達2000億元,復合增速將達到22%,中國市場增速遠高于全球增速。以清潔機器人為例,“雙十一”期間,國內掃地機器人公司科沃斯實現全網銷售3.15億元,其中在天貓商城銷售達2.76億元。這讓我們看到了服務機器人在終端消費需求的爆發力。
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3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最高的韓國達到437。工信部工業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曾透露,國家的相關產業規劃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體系要具備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8至10個產業配套集群,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從30到100對應的是3倍以上市場規模的增長。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表示:機器人將迎來政策密集落地期,制造強國戰略對機器人產業是長期利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