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新媒體行業前景
1.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分析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告一段落,金融科技爆發式發展
2016年以后,人口紅利殆盡,互聯網各巨頭競爭格局基本穩定,過去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提供核心動能的用戶規模所帶來的邊際效應降低。在輿論和全球整體展業發展的趨勢促進下,在中國政策導向的客觀推動下,金融科技開啟中國金融行業發展新篇章。目前金融科技仍依附于實際的金融業務,難以獨立存在。對行業來說,這既是機會,也是風險。它給了中小互聯網金融公司崛起的契機,但同樣也加速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內部整合。互聯網金融并沒有因此消失,然而取而代之的金融科技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延續互聯網金融的傳奇,整體行業趨勢向好。
2、中國財經新媒體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移動端用戶粘性快速提升,PC端用戶活躍度略有下降
數據顯示,2017年11月,移動財經資訊服務的月獨立設備數達到1494.2萬臺,單機單日有效使用時間達到20.5分鐘,與2017年初相比,整體漲幅分別達到25.8%和28.5%;財經網站月度覆蓋人數約為2.1億,與2017年初相比,降幅達到8.7%,此外,11月人均單日有效瀏覽時間約為8.9分鐘,與上半年的時長最高點保持一致。
財經資訊服務的移動化提升了用戶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和潛在投資效率,從而吸引財經用戶的注意力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經過多年積累,財經網站的流量已穩定于高位,但伴隨著用戶上網習慣的遷移,整體用戶活躍度已開始下降。目前移動財經資訊服務用戶量及單日使用時長尚不及財經網站,但其增長態勢強勁,用戶粘性持續提升。但另一方面,面對互相聯動且快速變化的市場行情,在使用習慣和操作功能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仍有大量重度用戶甚至職業投資玩家沉淀于PC端。
3、中國財經新媒體平臺典型案例分析
2017年移動新聞資訊市場規模達233億元,增速約44%
2017年,互聯網新聞資訊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05億元,其中,移動端新聞資訊企業收入規模約為233億元,同比增長44.2%,在互聯網新聞資訊市場規模中占比約76.5%。人口紅利殆盡,未來移動端新聞資訊市場規模增勢將放緩,在整體互聯網新聞資訊市場中的占比將趨于高位穩定。整體來看,各新聞平臺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的深度布局,為商業化提供了更多機會,未來移動端新聞資訊行業的收入來源將從主要的傳統硬廣向原生營銷、內容付費等方向不斷拓展,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預計2020年,行業規模將達百億,內容付費業務占比近34%
縱覽財經新媒體行業,2016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3.1億元,廣告及營銷服務仍為主力,此外還有29.9%由包括數據服務、商業分析等在內的內容付費業務貢獻。2017年,受到市場環境影響,交易數據類付費業務收入出現下滑,而起步不久的精選資訊、商業分析類付費業務收入快速提升,但由于后者規模基數較低,因而整體財經內容付費業務收入占比略有下降。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網絡財經媒體廣告收入增速已趨于平穩,多元化收入結構的探索成為行業發展必由之路。在需求側和供應側的雙向驅動下,財經內容付費業務收入還將不斷提升,并將引領整體行業規模的加速擴張。預計到2020年,財經新媒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00.6億元,其中,內容付費占比約為34.2%。
縱覽財經新媒體行業,2016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3.1億元,廣告及營銷服務仍為主力,此外還有29.9%由包括數據服務、商業分析等在內的內容付費業務貢獻。2017年,受到市場環境影響,交易數據類付費業務收入出現下滑,而起步不久的精選資訊、商業分析類付費業務收入快速提升,但由于后者規模基數較低,因而整體財經內容付費業務收入占比略有下降。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網絡財經媒體廣告收入增速已趨于平穩,多元化收入結構的探索成為行業發展必由之路。在需求側和供應側的雙向驅動下,財經內容付費業務收入還將不斷提升,并將引領整體行業規模的加速擴張。預計到2020年,財經新媒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00.6億元,其中,內容付費占比約為34.2%。
財新內容付費模式分析
分層級開發內容付費產品,挖掘優質資訊長尾沉淀價值
基于其優質原創財經資訊內容,2017年11月6日起,財新網主要新聞內容開始實行收費或分時收費,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周刊通”、“財新通”、“數據通”及“英文通”等四類收費產品,閱讀《財新周刊》、財新網、財新數據、財新國際的相應付費內容。財新通過分層級的內容付費模式,充分挖掘優質資訊的長尾沉淀價值,滿足用戶對深度內容的分階段獲取需求。除“四通”外,財新也陸續布局了書籍、在線課程、線下論壇等知識型付費業務,不斷拓展C端內容新玩法。
4、中國財經新媒體行業發展趨勢歸納
財新業務模式分析
聚焦中宏觀財經洞察,輸出以指數為核心的智庫型營銷服務
作為財經資訊全媒體集團之一,財新主要聚焦于中宏觀的財經趨勢洞察,持續輸出優質、原創資訊內容,并依托于網站、期刊、視頻、圖書、會議等多層次的產品和平臺,服務于以政商學界的高影響力人群為核心的用戶群體。除了媒體業務以外,2015年以來,財新通過持續的行業數據積累與分析洞察,推出了“財新中國新經濟指數”,以及圍繞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健康醫療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六大行業子指數,并據此搭建了行業評級產品及相關數據庫,從而完善了財新智庫的核心知識體系。圍繞其智庫產品體系,財新能夠為客戶提供包含品牌營銷、行業報告及分析咨詢服務等在內的智庫型營銷服務,助力其品牌價值提升。
5、中國財經新媒體行業發展趨勢歸納
原創財經品牌國際化發展
內容、技術和人才開放流動,財經資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國對外開放范圍、領域、層次不斷拓展,社會活力釋放,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眾多老牌海外財經媒體紛紛通過自建或合作形式推出中文財經網站及服務,持續完善中國區布局。而另一方面,歷經國內外眾多重大財經事件報道,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直播、短視頻等風口下不斷革新技術能力的國內原創財經媒體平臺,內容生產能力逐步提升,在為中國用戶提供高品質財經內容之余,開始通過組建國際化服務團隊、推出英文網站/APP、與各國頂尖媒體集團建立合作等方式開拓國際市場;同時,也通過旗下的全球新聞采編網絡,為國內用戶帶來全球化視野的財經資訊及市場數據報道。未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高,中國原創財經品牌國際化重要性凸顯,發展進程也將不斷加深,此外,在精品內容、高新技術和優質人才的開放流動下,國內財經新媒體產業結構還將進一步優化。
財經資訊行業環境轉好
平臺“持證上崗”,自媒體內容監管不斷加強
對于財經新媒體平臺而言,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和視聽節目服務“雙資質”驅動下,媒體新聞服務(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道、評論)的界限將更為清晰,目前第一財經等媒體已獲得了一類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及互聯網視聽服務許可。而對于財經自媒體而言,部分自媒體出于博取眼球、刷量牟利等動機制造的大量信息噪音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督和管控。未來,財經新媒體平臺將在“雙資質”許可范圍內進行內容分發,并建立對自媒體內容的審核和監管機制。而在宏觀調控及各類內容平臺的自治下,財經自媒體的內容生產也將更加規范。未來整體財經資訊專業性將增強,資訊環境轉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