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藍海”前景誘人健康險發展還需破解桎梏
健康,毫無疑問地在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各項需求中位居前列。隨著個人衛生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到來、城鎮化進程加快、中等收入人群壯大、慢病人群擴大,人民群眾持續增長的健康保障需要同社會保障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設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體系迫在眉睫,而發展商業健康險就是其中的應有之義。
2017年,健康險原保費收入為4389.46億元,占中國保險市場總體原保費收入的12%,同壽險、財險業務相比,規模尚小。但可喜的是,2013至2017年,健康險增速為40.6%,遠高于其他險種。經歷5年的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中國健康險密度為316元/人,健康險深度為0.53%。雖然仍較成熟市場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但也顯示出我國健康險市場具有巨大發展空間。有樂觀預測,到2020年,健康險市場原保費收入將達到1.3萬億元。
今年1至5月,健康險延續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448.79億元,同比增長9.32%,增速較今年1至4月份的6.02%繼續提升。在監管引導行業回歸保障本源的背景下,以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障型產品將有望挑起參與市場競爭的“大梁”。有券商研報就分析預計,二季度之后各公司健康險的占比將逐步提升,健康險新單保費將穩步增長。
這片前景廣闊的“藍海”勢必將成為保險公司的必爭之地。但從經營現狀來看,保險公司要想長期持續發展健康險業務,還需要解決好諸多問題。近日,安永與太保安聯聯合發布的《中國商業健康險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就指出,保險公司經營健康險需要處理內部經營和外部聯動兩方面存在的問題。
從內部經營來看,保險公司面臨著產品、、渠道、運營、風控、組織、數據、系統等方面的痛點。以產品為例,《白皮書》表示,在2017年的健康險市場中,長期險占比為70.5%,人身險公司仍是銷售主力,保費收入貢獻高達91.1%。為了便于客戶接受,不少長期健康險產品搭配壽險產品的條款或產品,并且兼顧健康保障功能和儲蓄功能的長期重疾險是各家公司主推的健康險產品,因此呈現出“泛壽險化”的特征。在險種設計上,缺少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的設計,各家公司的產品相似度較高,高度同質化不利于市場容量的發展。而在風控方面,基于核保、理賠人員專業經驗傳統模式,既不能平衡風控效果和時效性要求,更無法有效防范全保單生命周期的風險,無法支持健康險的高速發展。
與醫療、健康服務等多方聯動打造醫療生態,是不少經營健康險的公司在宣傳業務時的重要賣點。但從實踐來看,保險公司與其他多方形成醫療健康服務聯動還需要解決數據、系統、合作管理等三方面的問題。
數據對于健康險來說十分重要,健康險的費率厘定、產品設計、風險控制等環節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數據也被稱為健康險的“血液”。而如何獲取豐富有效的數據就成為了擺在健康險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在數據共享方面,公立醫院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意愿并不強烈,保險公司難以獲取診療等重要的健康相關數據,而其他來源的數據往往較為碎片和片面,缺少持久有效的健康數據。同時,《白皮書》還指出,尚未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有待規范的數據安全也都在數據方面制約著健康險業務的開展。
但打造包括保險公司、醫院、藥企和健康服務公司在內的健康險服務閉環,實現數據通、系統通、客戶通和利益協同,仍然是健康險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方面,支付方(保險公司)可通過與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合作,在保障醫療、健康服務質量及效果的同時,控制醫療、健康支出成本;另一方面,服務方(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可借助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提升客戶體驗、分散醫療風險、緩解醫患關系、優化收入結構、提升醫生積極性。
但是,通向雙贏的美好局面的道路并不會一帆風順。太保安聯健康險董事會秘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周卿表示:“健康險服務閉環形成需要險企、醫院、藥企、健康服務公司的通力合作,但保險和健康產業雙方的專業與生態差異較大,目前處于互動的初期,整個融合發展過程要比想象的更長期、更復雜。”
近年來,突飛猛進的保險科技也有望作為保險公司開拓健康險市場的利器。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金融服務保險科技咨詢總監沈瑋表示:“科技的爆發式發展為健康險經營提供了更豐富的可能性。以新科技手段作為支撐的場景化、碎片化、智能化的健康險業務模式將會成為趨勢。”
例如,借助大數據,保險公司可以實現內部數據的聯通,以及同行業、合作伙伴等外部海量數據的融合,通過結合專業分析模型,更好地進行兩核風險識別與防范,提升反欺詐能力。而人工智能的應用,不僅能夠快速實現承保、理賠、保單管理、支付等相關流程的自動化,還可以更好地洞察用戶的保險需求,提升客戶體驗,有助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