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爆炸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民用爆破器材是指用于非軍事目的的各種炸藥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總稱。 根據《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 ,民用爆炸物品包括工業炸藥、工業雷管、工業索類火工品 3個主要大類及其他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氣囊用點火具、海上救生煙火信號等)和原材料(硝酸銨、工業黑索今、太安等) 。民爆器材在采礦業、基礎建設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稱為能源工業的能源、基礎工業的基礎。
工業炸藥是指用于采礦和工程爆破等作業的炸藥; 工業雷管是指在管殼內裝有起爆藥和猛炸藥的工業火工品; 工業索類火工品是指具有連續細長裝藥的索狀工業火工品的總稱。3大類民爆器材的主要產品如下圖所示:
行業整體情況
民爆行業是我國工業體系中的基礎性產業, 肩負著不可替代的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使命。
在我國“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能源及資源性工業品的需求持續旺盛、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增加的拉動下, 民爆行業產能持續釋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根據《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0年生產企業實現銷售總值 278.3億元, 從2006年至 2010年, 銷售總值實現了 14.8%的復合增長率;其中,受到國家 4萬億投資計劃拉動需求,2009年較 2008年增長 24.1%、2010年較 2009年增長23.7%。 “十二五”以來生產企業銷售總值增速放緩,根據《中國爆破器材行業工作簡報》 ,盡管 2011年下游需求市場延續了旺盛的局面, 生產企業銷售總值322.1億元, 較2010年增長16.8%, 而2012年以來,隨著 4萬億投資計劃的基本執行完成,國民經濟發展放緩,民爆行業的發展也從高速增長期進入了穩定發展期,2014年受總體經濟環境影響,民爆生產企業生產總值和銷售總值自“十一五”以來均首次出現負增長,生產總值較2013年下降 2.69%,銷售總值較2013年下降 3.47%,2014年民爆銷售企業民爆產品銷售總額較 2013年下降 9.89%。2015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民爆行業主要指標呈現持續負增長狀態,民爆生產企業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8.02%,銷售總值同比下降 17.62%。
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民爆行業實行嚴格的許可證審批制,生產企業需取得工信部頒發的《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證》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方可進行生產、銷售。民爆行業發展現狀為結構性產能飽和,因此工信部在《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今后一段時期,嚴格控制新增產能,以實際產銷量為依據,對產能實施動態調節。在目前行業整合產能、倡導兼并的階段,原則上不受理增加新產能的項目。
因此現階段進入民爆行業的主要門檻為資質及產能的行政審批壁壘,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對行業內企業形成保護。
上下游產業鏈圖
本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如下圖所示:
民用爆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我國民爆行業逐漸進入成熟穩定期,未來需求量增長趨緩,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整合和并購。在“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民爆行業主要包括民用爆破器材生產、銷售和爆破工程服務,下游需求集中于礦山開采、水利水電、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于我國基建基本成熟,礦產開采量下降,未來民爆用品的需求也隨之下滑。在此背景下,新一輪整合恐難以避免。
民爆器材是各種用于非軍事目的的工業炸藥及起爆器材的總稱,常用的工業炸藥有銨油炸藥、水膠炸藥、乳化炸藥。民爆行業上游為生產所需的基礎化工原料,下游則是煤炭、金融、非金融等礦山開采,以及鐵路、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民爆行業門檻較高,市場化程度有限,競爭不是十分激烈。正是這些特點,制約了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導致民爆流通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區域化特征明顯。
民爆行業具有高危屬性,政府對其管制較多,因而實行專控管理準入制度。從科研、生產到銷售、進出口,從工程設計、質量檢測到專用設備生產,可以說民爆器材產品各個環節均實行了嚴格的準入制度,政策壁壘相當高。
之所以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與安全管理要求分不開。安全風險是民爆行業最大的隱患,因此政府通過嚴格準入制度,來督促企業保持較高的安全投入,持續提升安全防護技術,不斷增強安全管理水平,以此降低風險或消除隱患。
受制于政策準入壁壘及安全管理要求,我國民爆行業流通企業普通規模小,布局分散,產業集中度不高。不過,在“十二五”期間,經過整合和并購,民爆公司數量已由2011年的400多家減少到2015年的100多家。
此外,民爆行業還存在明顯的區域化特征。生產端與消費端有一定脫節,全國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尚未形成,致使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薄弱。
預計,接下來國內民爆行業將掀起一輪整合并購,以便推動民用爆炸物品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同時,行業集中度有望得以再次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也迎來增長。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