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一個站在風口上的行業,頭部企業已經開始聚集
在新經濟常態下,各行各業都在強調數字化轉型。自然,企業數字化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其中,電子簽約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便捷、安全、低成本的優勢在企業降本增效方面有著巨大的想象力,尤其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日益成為基礎設施的當下,電子簽名在中國市場是否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土壤?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中國第三方電子簽名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國內第三方電子簽名行業融資80%集中在B輪及B輪以前,行業發展還處早期。但同時今年以來少數幾家頭部企業相繼獲得高額融資,資本有開始向頭部企業聚集的趨勢,馬太效應也開始顯現。
未來電子簽名還會進一步普及,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會是行業的一個窗口期。電子簽名的創業風口是在2015年前后,所指的窗口期已經不是指初創企業的發展期,而是幾家頭部企業快速拓展業務和市場,占領行業領先地位的競爭期。
電子簽名從政務場景向商務場景快速拓展,C端用戶接受度日益增高
電子簽名因為高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最初在公文和簽字需求量極大的政務領域被廣泛應用,電子簽名最初的市場也來自這一領域。但因為特殊的行業原因,這一市場里的電子簽名企業大多相對割據和獨立,沒有真正形成統一而充滿競爭的市場環境。
從2013年開始,國內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巨大的電子合同需求,而這兩個行業對電子簽名的的接受度也較高,最初的商務拓展也是從這兩個領域開始。因此2015年前后大量電子簽名初創企業開始成立,電子簽名業務也由此從政務場景走向更開放的商業領域。
由于行業特征,近年來金融和互聯網依然是電子簽名行業最大的用戶群體,但與此同時也正在向制造、運輸、零售等傳統行業快速拓展。加之目前電子簽名在我國的滲透率較低,遠低于同時期的歐美國家,因此未來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將進一步整合:若依附BAT也要保持獨立
《報告》顯示少數頭部企業占領著行業的高額融資和較高的市場份額,而且由于合同和簽約領域對數據的統一性和規范性要求,大企業用戶的應用極易推動電子簽名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擴散普及,因此會更加放大優勢企業的優勢地位。未來電子簽約行業將會進一步整合聚集,服務更好的企業在獲得優勢的情況下更容易擴大自身地位。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市場格局初定,BAT等巨頭們也開始在自有業務之外逐漸向“投資機構化”發展,任何一個風口都少不了BAT的身影,在企業級服務市場,BAT近年來持續布局,并也有著天然的資本優勢,從目前的電子簽名市場現狀來看,BAT們似乎也已經在路上了……
區塊鏈在電子簽名行業作用有限:行業需要理性看待
最近大熱的區塊鏈技術也是電子簽名重點關注的領域。區塊鏈本身所具有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性也是電子簽名所需要的重要特性,因此對區塊鏈的合理利用也是推動電子簽名發展的重要動力。
目前行業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電子存證和智能合約方面,前者區塊鏈技術用以解決當前電子存證中存在的“自證”問題,真正實現電子簽名的可溯源、防抵賴和防篡改;后者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能完全由代碼和程序去判斷和執行,可大幅提高簽署的效率和安全性。
加速鞏固頭部地位:需全維度布局構建護城河
與此同時電子簽名行業雖快速發展,但也面臨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產品大多雷同以及服務單一。電子簽名企業大多專注于電子簽約一個領域,這既是最大的實力點,也是最大的弱點,專注一個領域有利于行業的開拓和企業的專注發展,不至于大而薄,但是這也意味著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
而在產業鏈環節,電子簽名企業還可延伸企業服務,為用戶提供合同管理以及一些相應的法律服務,延長產業鏈,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另一方面,企業服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服務”二字。尤其是在產品大多雷同的電子簽名行業,是否好的個性化的服務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從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企業實力,構筑企業自身的護城河。未來的行業趨勢是大眾化和場景融合。大眾化意味著向更多的行業領域推廣和普及以及C端化。目前電子簽名企業在C端方面的探索并不很多,普通C端用戶對于電子簽名也了解不多,行業滲透較慢,這也意味著這將是一片廣闊而有待開發的應用市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