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需求量逐年增長 電動叉車深受市場歡迎?
隨著我國工業和物流的發展,對于搬運的需求越來越多。其中,叉車就是常用的搬運車輛。它能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廣泛應用于車站、港口、機場、工廠、倉庫等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部門。
在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制造叉車。在近幾年,叉車需求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長。通常把它分為分為三大類: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機動工業車輛上半年總銷售量為242907臺,相比去年同期的180971臺,增長34.22%。
與此同時,國內叉車企業在電動叉車領域的投入熱情高漲。2014年以來,電動叉車增長趨勢明顯,市場份額明顯加大。內燃叉車以內燃機為動力,其功率強勁、適用范圍廣,缺點是排放和噪聲污染較大,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排放少、噪聲小的電動叉車深受市場歡迎。
系列化是電動叉車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電動叉車已經逐步邁向國際市場。新型電動叉車將更加注重人類功效學,提高操縱舒適性。
國內叉車行業回暖,需求持續增長
宏觀經濟復蘇,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叉車需求。當前國內宏觀經濟穩中有增長,國家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基礎設施建設保持較高增速,帶動叉車行業提速增長。
下游行業驅動,制造業高度景氣。叉車下游涵蓋范圍廣泛,包括制造業、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倉儲業、批發零售業等。近年來,國內制造業持續擴張,提供叉車銷量增長的需求基礎。叉車行業發展與制造業高度相關,二者相關系數高達0.8。 今年9月制造業PMI指數為52.4,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已經連續14個月位于枯榮線以上,說明制造業處于加速擴張期間。下游制造業的持續擴張將直接帶動叉車銷量大幅提升。
行業發展趨勢
產品、市場發展趨勢
我國電動叉車銷量將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會太大。國外電瓶叉車已占整個叉車市場份額的40%左右。日本1999年電動叉車銷售量占總銷量的39.7%,而汽油叉車降到30.9%,柴油叉車降到29.4%。與十年前1989年相比,日本電動叉車大幅度上升,提高了11.8個百分點,汽油叉車下降了5.2個百分點,柴油叉車降了6.6個百分點,這說明電動叉車是發展方向。
產品技術方面
環保要求越來越苛刻,尤其是出口產品,我國的叉車要出口國美國將在2004年強制執行與歐II標準等同的排放標準,使用的汽油機叉車一般都是液化氣與汽油兩用型;節能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已到了必須直面的時候;產品認證工作內容增加、要求提高;采用人機工程學設計,提高操作的舒適性,減少噪聲和振動,注重外觀造型設計的要求更高,本土企業應首要克服這一弱項。以上看似無足輕重的問題,將成為決定市場生存能力的主要內容。
市場區域、領域的變化方面
市場重心將北移,新領域的用量將拓展。“珠三角”地區企業用叉車的意識較強,尤其是一些港資、臺資企業,再加上該地區早些年經濟增速快,綜合經濟實力強,因此該地區的叉車銷量一直位于全國前列。但目前“長三角”地區成為新一輪中外投資的熱點地區,經濟增長迅猛,因此今后叉車市場重心將進一步北移;在市場領域方面,除了傳統的造紙、汽車產業外,物流、零售將是叉車市場新的增長點。
國內叉車行業格局及競爭重點發展趨勢
(1)我國叉車產業的外資介入量將進一步提高
和裝載機行業不同的是,叉車行業的獨、合資企業均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主要原因是叉車使用范圍極其廣泛,用戶層次多樣,而且很多使用場合對排放、噪聲要求高,因此進口及獨合資產品能夠在一定領域、范圍內得到市場拓展。另外叉車產品本身價格較低、高低檔次產品價格差異不太大,高端用戶對價格及價格差異均易于接受。
(2)國產叉車仍將無法占據主流市場,主要還是搶奪低端客戶
實際上企業生產的進口配置的中擋叉車在性能方面與外資企業的產品已不相上下,但是造型和外觀質量方面仍略有差距,主要表現在涂裝和橡、塑件的工藝水平上。另外品牌和國內用戶的崇洋心理也是國產叉車無法占據主流市場的主要原因。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