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發展迅速,遠沒達到天花板,市場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健身行業發展現狀
進入 21 世紀,體育產業被廣泛譽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基于體育產業在提升綜合國力、增強國民體質、擴大文化影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顯著的經濟效益,世界各國均把體育產業當作新世紀經濟戰中的重要戰略。相對于農業、工業等傳統行業而言,全球體育行業產業化時間尚短,但體育行業整體發展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通過十幾年商業化的快速發展,美國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美國十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每年其體育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 3%。
2012-2017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不斷上升,2017年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5億人,占全國人口的比重達41.3%左右,龐大的健身人口為健身行業帶來巨大的需求。2017年我國健身產業總產值約為1500億元,近六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7%。
發展趨勢預測
1、健身市場會不斷擴大
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0.25%,同比增長0.46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同時,目標到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要達到 20%,2030 年要達到 30%。國民的健康素養在不斷提升,對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另一個方面,如今人們工作壓力大,需要尋找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健身就成了不錯的選擇,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是遠遠大于美發、美甲行業的。
所以就目前來看,健身行業的自然市場是巨大的,無論是想要開設健身房的從業者,還是智能設備的提供者,目前市場就是一個風口。
2、智能健身是未來趨勢
這兩年各種智能健身更是發展迅速,比如樂刻健身、Liking fit等,只要用微信掃描或下載APP注冊,支付一定費用后就可以進入健身房運動。這已然是當下的一種趨勢。
科技的發展就是給人們帶來方便,也帶來極致的體驗,如今市場上的智能硬件如心率系統、智能門禁、智能櫥柜已然是傳統健身房的選擇之道,除此之外引進健身房管理系統,讓傳統健身房向智能化轉型,才是現在健身房的立身之道。對絕大多數健身房來說,順應時代潮流才是明智之舉。
3、盈利模式趨于多元化
健身行業發展初期,由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有限,只有少部分參與體育競賽的人群才有健身方面的需求,而當時主要目的為塑造健美體形,運動項目以高強度、大運動量、時間短的運動項目為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識的增強,針對普通民眾的健身會所開始出現,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開始走入健身會所,通過體育運動獲得健康的身體,如參加有氧、無氧等器械鍛煉、集體運動課程、單項體育運動等。
4.社區健身會所的發展加速
加強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滿足人民群眾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基本需求已成為政府改善民生、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舉措。從中國城市發展來看,大部分市民越來越集中在社區中生活。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普及,社區業主們也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生存狀態和健康狀況,現在社區是否擁有健身會所,已經成為衡量社區品質高低的重要指標。
5.私教服務的發展日趨加快
隨著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增強,對私教服務的需求也日趨增加,私教人數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從2011年至 2015年,國內 63 個城市(覆蓋除臺灣以外的全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包括所有的省會城市)中私教(不含普通教練)人數保持了 40%以上的較高的增長趨勢。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健身市場遠未達到天花板。體育產業大發展背景下健身行業空間將打開。未來居民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對健身服務及設備的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