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殊鋼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
特鋼是相對普鋼而言的,亦稱特種鋼或特殊鋼,一般是指具有特殊化學成分、采用特殊生產工藝、具備特殊微觀組織、滿足特殊需求的鋼種。
特殊鋼是在冶煉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合金元素及采取了特殊的生產、加工工藝,特鋼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以及機械性能均優于一般鋼鐵。其晶粒的復雜性高過一般鋼鐵,從而獲得更多的應用領域,故在汽車、機械、化工、船舶、鐵路、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對鋼材質量要求較高的領域得到廣泛。未來隨著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的發展,以及諸多新興產業的大發展,特鋼的應用領域將持續擴展,需求量也將快速增加。特鋼占鋼產量的比重、特鋼產品結構、特鋼質量和特鋼應用等是反映一個國家鋼鐵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據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特鋼企業生產鋼材1.14億噸,同比增長6.98%,其中特殊鋼材3021萬噸,同比增長8.5%。特殊鋼材中,特殊質量合金鋼材產量為2207萬噸,同比增長14.9%。2017年,特鋼企業生產粗鋼1.27億噸,同比增長9.74%,其中特殊鋼3315萬噸,同比增長5.69%。特殊鋼材中,特殊質量合金鋼產量為2494萬噸,同比增長11.56%。
特鋼產業最初是為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配套而建的。近十幾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壯大、機械行業向高精尖設備發展轉型,特鋼產量快速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品種也日漸齊全和多樣化。從下游需求行業來看,汽車、機械制造、電力、石油化工等領域在我國優特鋼消費結構中各占40%、20%、6%、5%,應用領域較普鋼更為高端。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逐步深化,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以軍工產業、核電工業、高速鐵路及汽車工業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迎來了快速、可持續發展,有望進一步拉動中高端特鋼的需求。
“中國制造2025”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進步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這一總綱,(1)在制度層面上,國家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加強政府規劃引導;(2)從產業政策層面上,確定了“1+X”規劃體系,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和人才為方針,實施“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等五大工程,著力突破先進軌交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海洋工程、新材料等十大重點領域,力爭在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核心是創新能力不強。作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關鍵原材料,新材料的創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制造業的先進性。為保障和支撐中國制造2025規劃,我國從制度層面到產業政策層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進包括特殊鋼在內的新材料產業發展。(1)制度層面上,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推動包括特殊鋼在內的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和重要規劃;(2)產業政策層面上,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新材料產業規劃,指引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從目前我國特殊鋼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產品產量所占比率,以及產品類型構成等方面與國外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我國制造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機械、汽車、機電、造船等行業,對優特鋼的需求強勁,為國內特殊鋼行業發展提供了空間,特殊鋼產業及其子行業面臨著良好發展機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