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0年國內OLED總產能將占全球OLED總產能的約28%,將僅次于韓國
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 廣視角、 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 較低耗電、 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相對于LCD優勢明顯,未來OLED將成為顯示面板競爭的主戰場。
OLED:第三代顯示技術的核心。相對于傳統LCD,OLED的顯示屏三大優勢分別為:
第一,無需背光源,更輕薄。OLED可以具有自身發光的技術,減少了背光模組和下部的偏光片,從結構上而言可以更輕薄。
第二,全固態結構,可靠性強,可彎曲。OLED器件為全固態結構,無真空、液體物質,抗震性優于LCD器件,并且可以做在柔性材料基板上,因而可實現可彎曲顯示。
第三,色域廣視角寬,響應快,適應穿戴設備需求。色域范圍更廣:OLED的NTSC標準色域可以達到110%,而LCD只有70%~90%;視角更廣:OLED自發光使得可視角度可以達170度;響應速度更快:OLED顯示屏響應速度遠遠超過液晶屏,在顯示動態畫面時無拖尾現象。全面屏:屏幕尺寸極限下,四周窄邊框成為新趨勢。
OLED應用非常廣,包括電視、智能手機、智能穿戴、VR、汽車顯示、汽車照明燈等。目前智能手機領域OLED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5%,其中不少高端機型還采用了柔性OLED屏。而在中高端智能手表當中,幾乎全部采用AMOLED顯示屏。
從需求端看,智能手機端是目前OLED最大的潛在應用市場。目前全球智能手機領軍企業三星和蘋果都已經/開始大規模采用OLED屏幕,預期OLED屏幕將取代 LCD 成為智能手 機主流屏幕選擇。
未來伴隨智能手機市場趨向飽和,差異化和特色化成為智能手機廠商保持產品 競爭力的方式所在,外加蘋果、三星等智能機龍頭采用OLED屏帶來的“學習效應”,預期 未來 OLED 屏將越來越多的在中高端國產智能機上采用。我們預測國內品牌OLED手機出 貨量將從2015年的5%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40%,到2020年,OLED手機顯示屏或成為國內中高端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
從OLED面板供給來看,國內大陸企業擴產速度相對于中國臺灣和日本等傳統 LCD 龍頭 企業擴產速度來得快得多:2015年,國內OLED總產能僅相當于全球OLED總產能的9%, 2015-2020 年,根據披露出來的擴產速度,我國 OLED 產能復合增速預計在75%,遠高于全球OLED產能增速 45%。預計到2020年國內OLED總產能將占全球OLED總產能的約28%,將僅次于韓國,成為全球OLED第二大供應國。
電視面板、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VR 設備、車載中控面板等 新興應用領域。我們預計到2020年全球全年 OLED 消耗達 2156 萬平米,是2015年370萬平米的5倍多,年需求復合增速在38%。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