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原鹽的產能過剩,整合升級將是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學工業的基礎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按用途分類,鹽產品可分為食鹽、小工業鹽和兩堿用鹽等。食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所含鈉元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兩堿用鹽是兩堿行業的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燒堿、純堿的生產制造;小工業鹽是除兩堿用鹽以外的工業鹽,主要用于印染等行業。
根據鹽種不同,鹽業資源可分為井礦鹽、海鹽、湖鹽三大類,其生產工藝及生產工序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井礦鹽為鉆井水溶開采地下巖鹽經加工制成的鹽或以鉆井汲取地下天然鹵水制成的鹽。生產工序主要包括采鹵、鹵水凈化、蒸發制鹽、離心脫水、干燥包裝,或不經干燥生產濕工業鹽,亦可在鹵水凈化后生產液體鹽。
采鹵技術方面,目前井礦鹽的開采普遍采用地面鉆井水溶法采鹵,在此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定向鉆井對接技術也日趨成熟,逐步推廣應用。地面鉆井水溶采礦法礦山建設投資少、周期短、勞動生產率高,實現了優質高產、低成本,可以開采埋藏深度大、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床、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好,無采礦尾渣排放,是環保型的采礦方法。鉆井水溶采礦法對礦床品位有一定要求,適于中、高品位礦床。
制鹽工藝方面,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包括真空蒸發、鹽銷聯產、離心脫水、沸騰干燥等在內的真空蒸發制鹽工藝,其主流技術發展主要圍繞節能降耗、五效真空蒸發工藝、熱泵技術等展開。目前,隨著真空制鹽技術裝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井礦鹽制鹽綜合能耗持續下降。技術工藝的不斷進步,使得真空制鹽技術目前已發展成為一種能耗較低,同時兼具高產優質、生產自動化程度高,可兼備熱電聯產等優勢的制鹽工藝。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我國制鹽工業跨入現代化生產的行列。
在進入新世紀之前,受制于整體技術水平落后,以及下游兩堿化工行業需求不足,我國鹽行業的發展較世界先進水平存在相當差距。在1999年至2010年期間,我國鹽行業獲得了一次發展高峰。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飛速發展,我國化工行業,包括作為鹽產品主要下游行業的兩堿化工普遍進入高速增長期,掀起了一波產能擴建的高潮:至2004年底,全國燒堿的總產量已突破1,000萬噸,純堿產量達到1,250萬噸。
兩堿化工行業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了我國鹽行業的大力發展;國內制鹽企業紛紛陸續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加大大型裝置設備的投入,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鹽資源綜合利用率,使得國內鹽產能、產量得到飛速發展,原鹽產量已由建國初期的年產不足300萬噸增至2011年的8,154萬噸,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2015年我國原鹽產量在6,000萬噸左右。近幾年我國原鹽的產能出現了過剩,原鹽的價格則是穩步下行。
4、對于省級的鹽業公司和中鹽公司,他們由于多年的壟斷已占據了非常豐富的渠道資源,近幾年為了備戰鹽改,很多鹽業公司已經提前布局上游的生產企業,為今后實現產銷一體做好準備。所以實力強勁的鹽業公司在產銷一體后會最有可能成為市場競爭的巨頭。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