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未來最大的航空市場,決定了我國對大飛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大型運輸機和民用大型運輸機,也包括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的軍用或乘坐達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機。軍用大飛機:除了大型運輸機以外,還包括以大型運輸機為平臺改造的預警機、空中加 油機、轟炸機以及電子戰飛機等。民用大飛機:除了150座以上的客機以外,還包括大型民用貨機以及大型水上飛機等。
大飛機產業作為航空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世界,技術水平最高的是美國、歐盟 國家和俄羅斯,他們形成了大飛機產業的“三足鼎力”的局面。
航空工業市場已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航空工業市場 的增量是最快的,而中國的航空工業市場又是全球發展最快的。中國國內民航市場的快速成長、人口數量及其生活方式的變化、廣大的地域等因素,決定了我國對大飛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在空客和波音公司發布的未來20年市場預測中,紛紛看好中國將成為未來最大的航空市場。
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航空業正處盈利大周期,2020年民用大飛機制造市場規模可達868億元/年。我國民航業營業收入自2009年來一直處于正增長,近幾年增速穩定在4%左右。
中國市場未來20年年均需求273-316架干線飛機。假設我國低空開放推進順利,至2020年,通航飛機有望達一萬架,平均每年交付約1600架,按照每架3000萬元計算,每年產值達480億元。我國航空維修市場2034年市場規模可達1243億元。未來20年,我國飛機租賃市場融資量將達3.7萬億元。
根據《國際飛行》2016 年發布的報告,從保有量來看,我國不管是在戰斗機、軍用運輸機還是直升機以及特種飛機上,與美歐俄等大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與我國的大國地位嚴重不符。
目前中美空軍實力最大的差距,除了戰機性能之外,還有就是美國擁有大量的支援飛機。美國龐大的運輸機、空中加油機、特種飛機部隊,是美軍“全球到達、全球作戰、全球 力量”戰略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而優秀的運輸機、空中加油機、指揮預警機,需要一個國家強大的軍用大飛機實力作為支撐,目前我國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與美俄差距較大。
未來20年軍用大飛機市場空間可達6000億元:相比美俄,我國不僅僅是大型軍用運 輸機領域,在大型預警機、加油機和遠程轟炸機領域我們的差距也十分明顯。因此我國空軍要實現向戰略空軍轉型,對整個軍用大飛機需求強烈。預計在未來20年,對大型運輸機和以其為平臺的大型預警機、加油機、以及轟炸機等的總需求將達到 400架,以每架10億元估算,未來20年市場空間將達到4000億元,再考慮交付后維護升級的費用,按軍用飛機的整機和維修保養升級費用1:1測算,總的軍用市場空間可達8000億元,年平均為400億元。
隨著民用航空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步伐加快,中國對大型飛機的需求日益緊迫。自主研制大型飛機,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空產業,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帶動科學技術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現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義。
航空產業對其他產業拉動作用明顯。大飛機的研發制造,勢必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同步大發展,原材料、機械裝備、電子及儀器儀表、金融服務、民用航空、航空物流等相關產業都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