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用技術點亮綠色生態 解決快遞污染問題
產業洞察 2018-06-16 10:45:24
日前,由菜鳥牽頭,阿里巴巴各核心板塊在北京齊聚首,共同啟動“綠色物流2020計劃”,旗下各大新零售核心板塊天貓、淘寶、菜鳥、閑魚、零售通、盒馬、餓了么首次為了綠色物流聯合作戰,全面向快遞污染宣戰。
阿里巴巴的“綠色物流2020計劃”提到,到2020年天貓直送全部把快遞袋升級為環保袋;淘寶和閑魚的上門取件服務,環保快遞袋覆蓋全國200個城市;零售通要實現百萬小店紙箱零新增;城市配送新能源車100城開跑;盒馬要達到物流全程“零”耗材;餓了么則要推廣綠色環保外賣聯盟。
菜鳥網絡總裁萬霖介紹,除了攜手阿里巴巴板塊,菜鳥還將通過電子面單、智能路由、智能切箱等科技手段,進一步向行業開放綠色技術,助力行業綠色升級。到2020年,菜鳥要讓中國所有包裹用上環保面單,一年覆蓋400億個包裹;通過智能路由優化包裹里程,減少30%配送距離,實現物流降本增效;要在所有菜鳥驛站小區實現快遞回收箱覆蓋。
相較于國際同行,中國物流業采取的環保措施更立體、更有效。菜鳥憑借其物流技術平臺,把物流環保技術推廣到整個行業,比如,電子面單可以覆蓋中國幾乎所有的電商包裹。通過智能路由優化包裹里程,可以為行業減少30%配送距離。菜鳥算法提供的智能箱型設計和智能切箱技術,一年可以節省2.5億個紙箱的使用。
在啟動儀式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方璽說:“與國外相比,中國在綠色物流的技術層面上在國際上已經處于領先水平,但是中國每年猛增的快遞包裹數量、公民環保意識不強,以及完善的回收體系沒有建成,都成為快遞綠色化發展的主要障礙。”
“未來,我們要讓每個包裹都能為環保作出貢獻。”在5月23日的發布會上,菜鳥總裁萬霖提到,綠色物流不是簡單的換幾輛電動車,需要全鏈路、全行業共同努力。“全鏈路”意味著包裝、打包、配送、路徑規劃、回收需要一系列、端到端的方案。菜鳥與同行一起,從綠色包裹、綠色回收、綠色配送、綠色智能四個方面發力。
近年來,菜鳥以自身科技優勢在綠色物流方面不斷挺進深水區。2014年5月,菜鳥網絡正式推出了標準化的公共電子面單平臺,向全行業開放免費申請接入,既為企業一年節省了十幾億元的紙張耗材,也相當于一年少砍了400萬棵樹;2017年3月17日,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2018年2月28日,國內首個資助綠色科研的計劃“中國綠色物流研發資助計劃”由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啟動,藍牙智能鎖、綠色循環箱等一批新產品浮出水面。
方璽說:“用技術產品服務市場經濟,同時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菜鳥所傳播的是一個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通過技術驅動綠色發展,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快遞行業應該更多推廣新技術,讓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在綠色發展中起到決定性關鍵性作用。”
為了持續加碼綠色物流,菜鳥同日宣布對品牌進行升級,在原有藍色標志中增加了綠色元素,字符A也巧妙地變成了循環再生標志,顯示出菜鳥要實現綠色發展、讓愛延續的決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