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分析及現狀分析
非織造布產量上升,需求旺盛
紡織材料有三大應用領域,分別為服裝用紡織品、家用裝飾用紡織品以及產業用紡織品。服裝用紡織品和家用紡織品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真正體現新型紡織材料性能的應用方向是產業用紡織品。
產業用紡織品是指經過專門設計、具有工程結構特點的紡織品,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勞動生產率高、產業滲透面廣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諸多領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其產品技術含量、性能相對較高,是普通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比如汽車行業中,汽車輪胎強度的75%來自輪胎中的簾子布。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2019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非全口徑)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59.3億元,同比增長1.2%,利潤總額為118.8億元,同比下降4.3%,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5.9%,較2018年同期降低0.3個百分點。2019年由于主要纖維原材料價格處于低位運行,以及國家減費降稅政策的實施,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毛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均增加0.5個百分點,但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的變動導致了行業利潤水平的降低。2019年企業間的經營分化繼續擴大,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虧損面達到12%,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同比增長29.4%。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堅持創新導向,積極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改革,充分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全年運行穩中有進。
生產平穩增長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國。“十三五”時期以來,行業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生產增速有所放緩。根據協會調研,2019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市場需求指數為65.1,其中國際市場指數為57.9,纖維加工總量達到1620.31萬噸,同比增長3.1%;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的主要原材料,我國非織造布的產量為621.3萬噸,同比增長4.73%。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其產品技術含量、性能相對較高。近年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保持中高速發展,非織造布產量上升,需求旺盛。受疫情影響,行業效益猛漲。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前景良好。但是從中長期來看,行業要保持長期發展,必須進一步發揮其高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廣泛的應用領域等特點。
非織造布產量上升,需求旺盛
紡織材料有三大應用領域,分別為服裝用紡織品、家用裝飾用紡織品以及產業用紡織品。服裝用紡織品和家用紡織品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真正體現新型紡織材料性能的應用方向是產業用紡織品。
產業用紡織品是指經過專門設計、具有工程結構特點的紡織品,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勞動生產率高、產業滲透面廣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諸多領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其產品技術含量、性能相對較高,是普通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比如汽車行業中,汽車輪胎強度的75%來自輪胎中的簾子布。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規模以上企業的非織造布產量達到427.59萬噸,同比增長14.03%;簾子布的產量為43.95萬噸,同比下降12.43%。
出口方面,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9年我國出口各類產業用紡織品價值273.44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增速比2018年有所放緩。
2020年前三季度,行業出口產業用紡織品204.11億美元。主要產品中,非織造布出口76.78萬噸,同比增長8.01%;價值22.87億美元,同比增長6.17%,可見,全球市場對非織造布的需求依然旺盛。
受疫情影響,行業效益猛漲
經濟效益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非全口徑)實現營業收入2359.3億元,同比增長1.18%;2020年前三季度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為2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95%。
2019年全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利潤總額為118.79億元,同比下降4.27%。行業的平均利潤率5.9%,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利潤總額285.68億元,同比增長240.07%。
分領域看,非織造布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1287.91億元和197.74億元,15.35%的營業利潤率為行業最高,較2019年同期提高10.66個百分點。由于服裝、汽車等下游市場回暖以及東南亞大量紡織訂單流向國內,盡管紡織帶和簾子布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降低14.75%和23.18%,但降幅正在逐漸收窄;受疫情影響,醫療衛生、過濾、土工用紡織品所在的其他產業用紡織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6.33%和189.92%,營業利潤率達到12.58%,繼續保持較高的水準。
受疫情影響,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效益猛漲,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前景良好。但是中長期來看,行業要保持長期發展,要發揮其高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廣泛的應用領域等特點。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了六大國家重點發展戰略配套工程,將行業發展嵌入國家戰略發展的考量中。這六大領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工程、環境保護配套工程、健康及養老產業配套工程、應急和公共安全產業配套工程、“一帶一路”戰略配套工程、“軍民融合”配套工程。
受疫情影響,行業效益猛漲
經濟效益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非全口徑)實現營業收入2359.3億元,同比增長1.18%;2020年前三季度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為2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95%。
2019年全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利潤總額為118.79億元,同比下降4.27%。行業的平均利潤率5.9%,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利潤總額285.68億元,同比增長240.07%。
分領域看,非織造布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1287.91億元和197.74億元,15.35%的營業利潤率為行業最高,較2019年同期提高10.66個百分點。由于服裝、汽車等下游市場回暖以及東南亞大量紡織訂單流向國內,盡管紡織帶和簾子布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降低14.75%和23.18%,但降幅正在逐漸收窄;受疫情影響,醫療衛生、過濾、土工用紡織品所在的其他產業用紡織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6.33%和189.92%,營業利潤率達到12.58%,繼續保持較高的水準。
受疫情影響,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效益猛漲,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前景良好。但是中長期來看,行業要保持長期發展,要發揮其高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廣泛的應用領域等特點。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