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工程機械指數”看中國經濟回暖潮
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中指出,2020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數字產業化規模不斷壯大。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社會都在加快數字化進程,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作為數字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化”的工程裝備不但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回收的海量大數據更是化作“工程機械指數”等數字化成果,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重要依據,成為顯示中國經濟活力的“晴雨表”。
“工程機械指數”顯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
在經歷了充滿挑戰和機遇的2020年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穩定恢復,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9.7%,比2019年同期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2.3%。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翟善清表示:“各地積極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和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投資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以上。”
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通過挖掘機、壓路機等設備聯動,完成土地平整及防滲透處理;其次,通過攪拌車、攪拌站等混凝土設備,完成地面基礎建設與管道鋪設;最后,由起重機等吊裝設備進行高空作業而完成收尾工作,整個過程需要半年到十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連接大量來自三一重工、星邦重工、衛華集團等大型龍頭企業用戶的工程機械設備,包括混凝土設備、挖掘設備、吊裝設備、樁工設備、路面設備、港口設備等組成的“工程機械指數”,定期由樹根互聯基于根云平臺發布,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型溫度計”。去年以來,“工程機械指數”會即時上報國家有關部委,為宏觀調控提供數據支撐。通過一組組鮮活的施工數據,了解基建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而“測量”中國宏觀經濟冷暖情況。
日前,樹根互聯發布了今年1~6月的“工程機械指數”,通過對數十萬臺工程機械設備運行情況的大數據分析,不僅展示了數字產業化的最新成果,更見證了去年國內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如何從年初的低谷期重新進入穩步爬升階段。
從各設備上半年運行數據來看,保持較高開工率的情況下,作業時間同比增長率較低,甚至呈現負增長。今年1月至4月,“工程機械指數”累計正增長,表明經濟總體持續向好。其中,吊裝設備作業時間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增長,而挖掘設備、混凝土設備4月出現2021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這背后,主要是因為2021年經濟增長回歸常態,完成增長目標壓力較小,通過基建托底的必要性減弱。從項目類型來看,公共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領域傾斜。據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2021年伊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幅度開始超過固定資產整體水平,并維持這一趨勢。
從不同產業角度來看,近兩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幅度在2020年伊始超過二三產業,隨后這一趨勢持續加劇,并在2021年形成了較大差距。2021年1~5月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兩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1%,高于同期二三產業的1.7%和4.9%,較前值8.1%也有大幅回升,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或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的項目逐步落地有關。
“十四五”基建重“質”各地經濟活力十足
從“工程機械指數”可以看出,受去年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整體工程項目推進較晚,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相比之下,2021年進度較快,在第一季度尤其是春節期間快速推進工程項目,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工程項目建設者響應國家“就地過年”倡議,選擇了堅守崗位、在項目中歡度春節,這也加快了工程項目整體進度。第二季度,全國工程項目整體處于建設進程的第三階段,增長主力是起重機、履帶吊等吊裝設備,通過高空作業來完成裝配式建筑安裝工作。
受“就地過年”倡議影響,各地經濟持續回暖。其中,四川省工程機械設備開工情況領跑全國,成為“最拼”的省份。事實上,2021年四川一直“忙著建設”,不僅是2月,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設備開工率,項目推進力度較大,位于全國前列。據了解,今年1~5月,700個四川省重點項目加快實施,完成投資3097.5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50.9%,比2020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提前實現項目投資進度過半。
數據顯示,湖北省基建投資明顯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2021年1~6月,湖北省各設備的累計作業時間均呈現正增長,跑贏全國水平,是全國唯一取得該成績的省份。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疫后重振的勢頭非常強勁,今年第一季度,湖北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飆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4.8%,投資、項目建設高潮迭起,施工項目同比增長39.1%。這也標志著,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湖北,正在回歸活力狀態。
未來,“工程機械指數”這支中國經濟的“新型溫度計”,會在“十四五”期間持續發揮“內驅力”作用,助推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