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5年氫燃料電池系統船舶全產業鏈市場規模將達百億元
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清潔能源,是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2024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發展氫能不僅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更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力量。
氫能目前主要應用在能源、冶金、化工等領域,隨著頂層政策設計和氫能產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氫能的應用呈現多元化發展,在交通、儲能、工業、電力、建筑等領域的運用也在逐步擴展并成熟。
國際海事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航運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世界總排放量的2.5%,航運業向更可持續能源轉型具有緊迫性。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正在被廣泛研究和探索,以實現港口和遠洋航運的脫碳目標。
根據德國勞氏船級社的市場研究報告,全世界范圍內,船舶用燃料電池的市場容量大約有160吉瓦。歐盟專家組認為,到2025年,歐盟成員國中將有2%的船舶使用氫能產品。
燃料電池集合了內燃機和電池的優點,與純電動船舶相比,加氫時間比充電更短,加氫一次可以航行更長距離,因此在長距離航行領域,氫能船舶可以實現對部分純電動船舶的替代;燃料電池還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動力,適用于較大的船舶;同時,燃料電池具有可擴展性和模塊化特性,可滿足船舶的電力需求,靈活的配置還可以適應船舶空間的限制。
據中國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經營計劃部部長曾輝介紹,2018年4月,國際海事組織通過全球首個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計劃到2030年碳排放強度降低40%,到2050年降低70%,碳排放總量降低50%,于本世紀內盡快逐步停止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船運業碳排放量占全球人為活動排放總量的比重已逼近3%。國際海事組織預警稱,如果控制措施不及時落實,預計全球船舶碳排放量在2050年將飆升150%—250%,占比增至18%。
氫能船舶的多重優勢也大大提升了市場預期。目前,國內各省市2025年氫能船舶規劃數量約200艘。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2.59萬艘,以2025年改造1%、新建2%估算,預計2025年氫燃料電池系統船舶數量約500艘,全產業鏈市場規模將達百億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