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陽光尋求境外上市,以全球化破局光伏內卷?
10月20日,晶科能源(688223.SH)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方式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Frankfurt Stock Exchange)掛牌上市。如獲批,晶科能源將成為第一家通過GDR登陸德國資本市場的科創板公司,有望推動中歐雙邊在可持續金融和碳中和領域的合作邁向新的高度。
無獨有偶,就在近日,另一家A股逆變器與儲能龍頭陽光電源(300274.SZ)也宣布了通過發行GDR赴德國上市的預案。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家龍頭企業的集體官宣,標志著去年10月第三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中,雙方達成的關于“加大力度支持更多企業發行GDR,不斷提高中德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水平”等一系列共識,正在加速落地。
公告顯示,晶科能源本次GDR發行價格按規定將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A股收盤價均價的九折,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或等值外幣,將主要用于美國1GW高效組件項目和山西二期14GW一體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晶科能源表示,本次GDR發行將有助于該公司鞏固N型領先地位以及提升盈利能力,靈活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同時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
加速全球化升級
光伏是中國出口“新三樣”名片之一,晶科能源則是光伏企業出海的樣本之一。晶科能源2024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海外銷售占比達65%,海外營收占比超過70%,在頭部光伏企業中排名領先。而除了海外銷售占比較高,該公司還擁有行業最大的海外一體化產能以及數千名海外員工,在研發、品牌、ESG等各個領域也實現了國際接軌。
本次尋求海外上市,是晶科能源全球化能力升級的體現。
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晶科能源在全球重點市場的本土化制造能力,實現當地制造、當地消納和當地供應。美國1GW高效組件募投項目建成后,晶科能源在美組件產能總量將達到3GW。在人工智能浪潮催生的強勁清潔能源裝機需求中,該公司將能夠鞏固高價市場的穩定出貨,同時更從容地應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從而實現更好的利潤水平。
山西二期14GW一體化募投項目則在去年5月業已官宣。該項目將拉晶、切片、電池、組件集中于同一基地,能有效降低人力、物流等成本。同時,通過數智化技術的深度應用,可實現生產碳足跡和供應鏈的高效追溯,更好滿足海外客戶在綠色制造、供應鏈合規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此次上市地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單一光伏市場。2024年4月,晶科能源就曾向德國最大的光伏電站之一——The Witznitz Solar Park交付了超過110萬件新型N型組件。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歐洲第二大證券交易所。若順利發行上市,將進一步提升晶科能源在德國和歐洲市場的知名度,助力晶科能源海外業務與融資渠道的良性發展。
吸引更多國際長線投資
經過兩年左右的深度調整,光伏產業的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低位。高盛曾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光伏行業本輪下行周期正進入尾聲,并有可能在2025年迎來周期性底部,需求可持續性將在2025年及以后推動產能利用率回升。
10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組織了行業“反內卷”座談會,參會企業家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暢通落后產能退出渠道”等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為行業早日出清回歸增長軌道帶來了曙光。
長期來看,在全球發展綠色能源和低碳經濟的共識下,光伏發電作為最清潔、最經濟、最智慧的能源形式,滲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間。據彭博新能源預測,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將達592GW。普遍觀點認為這一數字在2030年左右有望突破1000GW。
在行業回升的過程中,具備技術、市場和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往往受到國際長線資本所青睞。晶科能源、陽光電源作為光伏組件和逆變器環節龍頭企業,是2022年GDR發行提速擴容后首批擬赴德上市的企業,也是2023年GDR新規后首批開展海外融資的企業。兩家企業在光伏企業就行業”反內卷“達成共識的同一周內公布海外融資計劃,被視為預示著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周期的開啟。
如能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順利掛牌,晶科能源將成為首家中美歐三地上市的光伏企業,國際化資本運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分析認為,通過在行業低谷期引入國際長線投資者,晶科能源將強化資金儲備,優化負債率和融資成本,提升可持續發展和抗風險能力,作為全球市場份額的領跑者,長期投資價值也將得到充分彰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