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的農村市場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新藍海
近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第二批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征集、篩選工作,形成《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目錄(第二批)》并印發。
據了解,隨著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逐漸飽和,廣闊的農村市場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新藍海。不過,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充電設施仍相對不足,給新能源汽車推廣帶來挑戰,因此,加速補齊農村地區充電短板至關重要。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將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關注并進入農村市場,為農村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下鄉空間廣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統計,2022年至2023年,農村電動汽車滲透率從4%上升到17%。雖然距離一線城市30%以上的滲透率還有較大距離,但增幅明顯高于城市市場,新能源汽車“下鄉”空間廣闊。
自2020年啟動以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持續深化,為鄉村振興和拉動內需做出積極貢獻。今年5月,工信部等5部門下發通知,決定5月至12月,開展新一輪為期8個月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全國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相應政策,陸續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在鄉村市場具備一定發展優勢,鄉村停車空間充足,并且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能夠大幅減少排放,對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充電設施建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性。產業各方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消費者充電難題,消除鄉村消費者用車的后顧之憂,為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的普及打好基礎。”一位充電樁行業分析師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去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會議強調,要聚焦新能源汽車下鄉遇到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
加速補齊短板
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要素之一。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并持續向高速服務區、縣鄉等范圍延伸。中國充電聯盟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28.8萬臺,同比上升19.8%。截至今年10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達到1188.4萬臺,同比增長49.4%,其中,包括339萬個公共充電樁和849萬個隨車私人充電樁。
不過,從具體地區來看,充電基礎設施更多聚集在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省市的城區和高速公路沿線。在下沉市場,尤其是東北、西北及鄉鎮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截至9月底,我國縣域及以下地區公共充電設施41.7萬臺,占全國公共樁總數的12.53%。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王芳近日表示,當前,廣大鄉村地區仍面臨布局不合理、電力供應不足、盈利模式不明朗等挑戰,影響鄉村公共充電樁的推廣,制約著鄉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釋放。
上述分析師建議,未來產業各方需加速布局快充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同時,完善鄉村基礎設施道路建設、建立優惠的充電電價體系,以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農村。
為補齊鄉村地區充電短板,政策端也正持續發力。今年4月,財政部、工信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2024至2026年,按照“規劃先行、場景牽引、科學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則,開展“百縣千站萬樁”試點工程,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
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選取部分縣鄉地區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推廣活動的通知》,選取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等33個縣(縣級市、縣、自治縣、旗)、天津市寧河區大北澗沽鎮等74個鄉(鎮)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推廣活動。
關注新技術新模式
總體來看,面對鄉村充電樁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相關企業應緊抓機遇,積極跟進,為鄉村市場提供更加便利的充電服務。
針對充電樁在農村地區的布局,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二級研究員、首席專家王全輝表示:“應充分考慮縣域或布局地區的經濟地理特征,很多大城市郊區或城鄉融合地區建設充電樁,可以服務于城市居民,實現更高的回報率。同時,與地方政府加強合作,爭取政府資源的支持。充電樁作為鄉村生態轉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國家鄉村振興政策對此有諸多支持。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將充電樁建設與集體產業增收、農民土地資源整合起來,可以實現多方共贏。”
王全輝還建議,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尤其光儲直柔等新技術和新應用場景。通過科技手段節省建設成本,提高競爭力。“另外,應充分考慮不同應用場景和差異化需求。例如,農業機械、農村運輸產業以及食品行業的冷鏈運營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充電樁設備和維護服務方案。”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下鄉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產業各方需形成合力,以需求為導向,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充分挖掘農村充電樁市場潛力。相關企業在進行系統布局和規劃的同時,也需做好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未來,隨著市場需求增長以及政策持續推動,充電樁不僅將成為農村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基礎設施,還將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