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薪酬排行榜:985、211高校畢業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領先普通高校
中國薪酬網日前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
這份榜單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2017屆、2015屆、2013屆本科畢業生進行調研(調研樣本數量達到281萬人),計算出了各高校畢業生的薪酬狀況。
此外,還有中國各大學專業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和中國各大學專業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BOT20。
1、985、211高校畢業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領先普通高校
從上榜高校來看,清華大學2017屆畢業生平均薪酬最高,達到9065元。北京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位居前十的高校還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等,這些高校2015屆畢業生和2013屆畢業生薪酬水平相比2017屆畢業生也有較大提高。
整體來看,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原985和211重點建設高校,普通高校畢業生薪酬水平差距較大。
從上榜高校所在城市來看,一線城市的高校在畢業生薪酬上明顯占據優勢。除浙江大學外,位居前十的高校均為北京和上海高校。
有些知名985高校如:武漢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等排名比較靠后;但不能表明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工作不好,這樣的工資水平在當地城市還是有很強競爭力的。
在眾多高校類別中,理工類、語言、財經院校一直深受企業青睞,從這份排名來看也是如此。本次上榜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 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排名均位居前30位,超過不少985和211高校。
另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財經類高校排名也非常靠前。
2、理工類專業薪酬水平高 農學、法學和管理學較低
此外,中國薪酬網還整理了中國各大學專業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和中國各大學專業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BOT20。
從統計數據來看,理工學類專業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包括軟件工程、材料物理、汽車類綜合、應用化學、生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石油工程等。
語言類綜合、臨床醫學、應用生物科學等非理工類專業的出現讓人驚喜。
從薪酬最低的20個專業來看,主要集中在管理學、法學、理學等專業,其中城市管理專業2017屆平均月薪只有2008元,是所有專業里平均月薪最低的專業。
所以有了那句話:你今天流下的汗與淚,都是當年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此外,中國薪酬網的報告還提到了未來可能成為風口的行業,具體如下:
1)第三產業類
其中包括法學、新聞傳播學以及編導、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
我們在做城市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在未來,我國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是肯定的,相關的專業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
以新聞傳播學以及編導專業為例。我們傳統的思維覺得,孩子將來當個記者、主持人什么的也不錯。這其實說的就是新聞傳播學類專業。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整個新聞傳播學的實踐應用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這一類專業主要分成四個部分: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學和文化產業管理。其中新聞學在本科招生階段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傳播學并不是一個獨立專業,它的招生主要體現在廣告學專業和公共關系學專業。專業和專業之間培養方向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如今新媒體的發展如火如荼,許多人依靠自媒體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學新聞專業的同學,在寫作方面就有天然優勢,完全可以寫出朋友圈的爆款文章,而傳播學的同學還能讓文章傳播得更廣。
2)人工智能類
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機械工程、自動化。
其實,人工智能的應用早已無處不在,工業機器人已經大量地在工廠、企業中使用,此外還有無人汽車等等。
怎樣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呢?答案就是成為人工智能的開發者。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大多數都是工科專業,所以在報考的時候,一般只招收理科生。
3)基礎設施建設類
其中包括:力學、土木工程、建筑學、風景園林和城市規劃、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等。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信、水利及城市給排水系統、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于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是所有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生活的共同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投資在逐年加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