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上半年公布2781件“黑名單”案件 同比增80%
國家稅務總局舉行“褒獎誠信、聯懲失信”專題新聞發布會,稅務總局稽查局巡視員李國成表示,2018年1至6月,各級稅務機關公布“黑名單”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80%。其中,偷稅案件497件,占比18%;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2050件,占比74%;騙取出口退稅等案件234件,占比8%。
李國成稱,2018年上半年,國家稅務總局將稅收違法“黑名單”公布及推動聯合懲戒作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內容,取得了顯著的工作進展。
――“黑名單”公布力度持續加大。自2014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單”以來,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布“黑名單”案件達到10340件。其中,2018年1至6月,各級稅務機關公布“黑名單”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80%。其中,偷稅案件497件,占比18%;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2050件,占比74%;騙取出口退稅等案件234件,占比8%。
――確保稅務部門懲戒措施落實到位。稅務總局組織各省稅務部門對“黑名單”當事人懲戒情況認真開展自查和督導檢查,依法依規對“黑名單”當事人采取更加嚴格的發票管理、出口退稅審核和高頻次稅收檢查等措施。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各級稅務機關共對“黑名單”當事人實施懲戒15080戶次,如對直接責任人注冊登記的其他企業信用降為D級554戶次;嚴格控制發票領用6170戶次;提高稅收檢查頻次3500戶次等。
――促進聯合懲戒措施持續發力。稅務總局積極參與會簽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的近十個聯合懲戒備忘錄;與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共同簽發了關于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民用航空器的文件。全國36個省級稅務機關已將上半年公布的2781件“黑名單”全部推送至同級相關部門,共計實施各項聯合懲戒措施2.5萬戶次。截至2018年6月,6737名“黑名單”當事人被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限制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及經理職務;7456戶當事人被推送金融機構限制融資授信。
――落實納稅信用修復機制。為了利于“黑名單”當事人自我糾錯,稅務總局建立了納稅信用修復機制,鼓勵“黑名單”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今年上半年,全國公布的稅收違法“黑名單”案件中,已有172戶“黑名單”當事人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后被撤出公布。
四部門開展“打騙打虛”專項行動 各地稅務部門嚴懲專業騙稅虛開犯罪團伙,各地稅務部門持續曝光重大典型案件,堅決將不法企業驅逐于市場之外,營造良好稅收營商環境。
安徽:稅警情報交換常態化
今年以來,安徽省稅務、公安、人民銀行等部門密切協作,持續加大對虛開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行為的打擊力度。2018年前5個月,全省共立案檢查納稅人529戶,初步查實虛開209戶,認定對外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抵扣憑證2.48萬份,涉及金額22.98億元、稅額3.72億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7戶、抓捕犯罪嫌疑人12名。
安徽省稅務部門與公安廳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派駐稅務機關聯絡機制作用,建立涉稅案件稅警情報交換平臺,實現稅警情報交換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構建打擊涉稅洗錢監管協作政策框架;及時向省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推送信息,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
2018年初,馬鞍山市稅務機關發現當涂縣江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等4戶商貿企業疑點眾多。4戶企業2017年4月份成立后,在8個月內取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均近8億元,進項為混合芳烴、苯,銷項為汽油,但摸排發現4戶企業均不具備生產能力。稅務機關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兩部門抽調10名骨干組成專案組,取得了證實虛開的關鍵證據。5月9日,公安機關一舉抓獲張某鵬等9名犯罪嫌疑人,初步確認上下游虛開金額數百億元,同時凍結涉案資金1.3億元。
四川:多部門情報信息共享
6月21日,四川省稅務局、省公安廳、成都海關和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首次聯合簽署打擊騙稅和虛開發票工作合作備忘錄。
按照合作備忘錄,四部門實現情報信息共享,案件、線索移交及反饋,案件辦理協作,開展聯合懲戒等合作事項。如情報信息共享方面,四部門將建立情報會商機制,省稅務局和省公安廳將成立警稅通情報信息平臺,建立數據傳遞、信息查詢等通道。
過去四川省“打騙打虛”工作多為稅務、公安、海關和人民銀行間的兩兩合作,合作形式也較為松散,現在四股力量擰成一股繩,工作效率將大幅提升。
據統計,2017年四川省四部門全年查辦虛開案件2586戶,移送公安機關414戶,摧毀虛開職業犯罪團伙1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86人,挽回國家稅款損失17.61億元。
甘肅:稅警協作揭示真相
近日,甘肅武威稅警歷時四年多查辦的一起虛開案件塵埃落定。經查實,恒達公司與下游受票企業德勝公司、天祝鑫宏和礦業公司,及德勝公司的下游企業張掖某公司4企業虛構“原煤”生意,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480份,金額4750萬元,稅額802萬元。
因案情重大,武威市稅務部門立即啟動警稅協作機制,提請公安部門提前介入調查,成立警稅聯合專案組,迅速對恒達公司發票開具情況進行深入檢查。2013年12月,專案組趕赴案發地吉林,又奔赴北京等地的多家金融機構,最終查證了企業虛假注冊、虛開專票、編造虛假資金流的違法事實。
2015年5月,專案組對三家下游受票企業繼續進行調查。貌似嚴密的承兌匯票流轉支付方式,卻沒有掩蓋住資金回流的事實,專案組認真調查后揭穿了涉案企業編造虛假資金流的違法伎倆。
專案組對恒達公司和天祝鑫宏和礦業公司的交易情況也進行了調查核實,確認該兩公司之間也不存在真實的貨物交易,天祝鑫宏和礦業公司通過向恒達公司支付11%的手續費的方式取得虛開的專用發票,也存在資金回流問題。
經過武威中院和甘肅省高級法院兩審,2017年11月20日,法院判決認定涉案企業和相關主要責任人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恒達公司郭某有期徒刑15年、罰金50萬元;判處德盛商貿公司罰金200萬元,公司時任主要負責人張某和谷某,分別領刑6年;天祝鑫宏和礦業公司楊某和饒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3年6個月,單位被判處罰金20萬元。稅務機關追回稅款1020萬元。張掖某公司涉嫌虛開發票犯罪行為已由當地公安機關偵辦完結,進入審判階段。
寧波:多稅種聯查跨區域整治
今年年初以來,寧波市稅務稽查部門聯合公安、海關、銀行等部門,重點開展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專項行動。上半年,寧波市稅務稽查部門結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案源,實現多稅種聯查、跨區域整治,并聯合公安、海關、銀行等部門對市內涉嫌虛開企業進行聯動檢查,重點選取農產品、機動車、廢舊物資等方面展開專項整治,推進全方位、立體化防范打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寧波市稅務稽查部門共查處發票違法案件571戶,涉及非法發票7633份,發票金額10.43億元,查補稅款1.12億元,加收滯納金、罰款共計7699.7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3.9萬元,有效規范了區域用票秩序。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