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2017年,中國進口食品的復合增長率達14.6%,已成為世界最大食品進口國
11月7日,作為進博會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和光明食品集團主辦的首屆中國進口行業峰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
根據世貿組織統計,中國是世界農產品第二大進口國。每年中國自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大量油料、乳制品、肉類、水海產品、水果堅果等各類食品,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也給農產品出口國帶來了豐厚回報。
報告指出,1997年至2017年,中國進口食品的復合增長率達14.6%。2017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地上升到17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食品金額首次超過600億美元,達到616億美元新高,中國已成為最大的進口食品消費國。報告稱,“中國進口食品的快速增長得益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進口關稅下調的步伐越來越快,以及貿易便利化措施不斷完善”。
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進口食品(首屆)行業峰會首次向全球發布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深度分析中國食品進口貿易形勢、解讀國家進口食品政策,解析行業典型案例或者領先企業,旨在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幫助國內外食品貿易企業獲得行業權威信息、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推動中國食品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截至2010年,中國關稅總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由23.2%降至15.2%,約為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時,中國多次大幅度、大范圍采取自主降稅。
在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參展國別和地區,以及參展企業最多,分別達120余個和1500余家,眾多國外優質農產品食品的集體亮相,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滿足中國消費者消費升級和多樣化需求,也將為食品農產品出口國擴大對華出口提供更多機遇。
11月6日,愛爾蘭食品局相關負責人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期待未來針對中國的食品出口可以不斷增長。“中國的消費量在不斷上升,包括乳制品、海產品以及肉類。9月份,我們的肉類產品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來看消費者的反饋也不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