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2,與10月份的50.1幾乎持平
12月3日公布的1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2,微升0.1個百分點,顯示經濟微幅擴張。這與官方公布的數據略有差異,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11月制造業PMI錄得50.0,落在榮枯分界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調查樣本的側重不同,財新和官方制造業PMI走勢偶爾會出現背離。但“對比國家統計局與財新發布的PMI數據,可以看到兩者的回穩趨勢基本一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三項PMI指數,各自的下降幅度均呈現一定程度的收窄態勢,而財新PMI則繼續出現了回升的走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孫傳旺表示。
財新制造業PMI分項數據顯示,新訂單指數出現明顯回升,出口訂單指數依然處于低位并向下波動。就業指數仍在收縮區間向下波動,生產指數進一步下行落在了榮枯線上。采購庫存指數在擴張區間表現平穩,未來產出指數低位小幅回升,體現企業的信心尚可。從供應商供貨時間指數的小幅回升來看,制造業資金周轉略有改善。本月出廠價格指數和投入價格指數均顯著回落,與國內大宗商品走弱的情況相一致。
作為一個以單一數值概括制造業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標,經季節性調整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 11 月份錄得50.2,與10月份的50.1幾乎持平,顯示中國制造業運行狀況繼續輕微改善。
11月份,中國制造業新接訂單總量的增速雖然略有上升,但仍處于輕微水平。
數據顯示,外需減弱,出口訂單量在第四季中期進一步下降,繼續拖累整體銷量。過去8個月以來,來自海外的新增業務量一直處于下降狀態。
據受訪廠商反映,銷售相對低迷,加上環保政策收緊,兩者共同作用下,產量連續兩月處于持平狀態。
11月份,制造業用工繼續收縮,許多廠商提到需求減弱,公司惟有縮減規模。本月用工收縮率溫和,與10月份相近。不過,這導致了積壓工作量的進一步上升。
受新訂單趨勢所影響,制造商的采購量在11月份僅有輕微增幅。采購庫存也因此與此前5個月一樣,僅有輕微增幅。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11月制造業內需略有回升、外需仍受壓制,生產仍處于放緩過程中,但企業信心尚可,資金周轉略有改善,工業品價格上行壓力有所減輕,“中國經濟表現疲弱,但并未大幅惡化”。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