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上年559.11億元增長9.06%
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上年559.11億元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比上年16.2億增長5.93%。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378.97億元,占票房總額的62.15%。
數據顯示,2018年票房過億元的影片有82部,包括國產電影44部。業界普遍認為,國產高票房影片崛起,是2018年中國電影行業最明顯的趨勢。去年全年共有20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9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紅海行動》以36.51億元的票房和0.93億觀影人次引領年度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
此外,具體來看,去年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2018年全國新增銀幕9303塊,銀幕總數已達到60079塊。
中國電影票房從2012年171億元開始至今,六年時間內已攀升了五個百億級門檻。對于國內電影市場的突飛猛進,一位業內分析師表示,一方面,由于基礎建設不斷擴容,全國銀幕數飛速增長;另一方面,國產電影質量不斷突破,尤其是2018年,我們發現了很多閃光點,市場也逐漸趨于理性,口碑驅動票房成為現實。
2018年國產片表現亮眼。根據淘票票專業版數據顯示,排在2018年國內票房前五位的影片分別為《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及《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其中四部為國產片。上述電影累計票房分別為36.51億元、33.98億元、30.99億元、25.48億元和23.89億元。
此外,在2018年,電影口碑正在成為決定票房的關鍵因素,映后評分成為推動票房的重要動力。具體來看,包括《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等影片,均通過口碑發酵進一步支撐其票房表現。
根據燈塔數據顯示,2018年電影評分前五名分別為《我不是藥神》、《厲害了,我的國》、《小蘿莉的神猴大叔》、《紅海行動》、《神秘巨星》。上述影片評分分別為9.4分、9.3分、9.3分、9.3分、9.2分,其中三部是國產片,兩部為印度影片。好萊塢的影響力有弱化趨勢。
電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突出,老中青電影藝術家齊心協力、各展風采,共同為守衛國產電影陣地作出重要貢獻。國家電影局在第14屆長春電影節期間專門組織召開第4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對青年電影人才健康成長給予更多的關懷和扶持。
電影行業改革持續深化。《電影產業促進法》進一步深入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國產電影復映暫行規定》《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征,已與21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第2屆金磚國家電影節、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第8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5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及阿聯酋、葡萄牙中國電影周等活動順利舉辦,用電影拉緊了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