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行業分析 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如何角力?
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優劣勢
當前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主要由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大型電商巨頭以及垂直細分領域的互聯網平臺共同構成,這四類參與主體在資金成本、場景獲客及風險控制等業務核心要素中具備各自的顯著特征。
其中,銀行在發展消費金融業時具備三大優勢:第一,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的存量客戶多, 方便從銀行原有客戶中導入, 具有其他機構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第二,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資金來源于銀行, 資金實力雄厚、資金來源穩定、資金成本低;第三,銀行金融風控經驗豐富且征信審批模式比較成熟, 在風險控制及定價方面能力突出。
此外,據iClick社區調查數據,除了上述三大優勢,銀行系消費金融還擁有非常多的優勢。例如,有42.3%的用戶認為銀行系消費金融的優勢是銀行背景更為可靠。此外,銀行消費金融產品具有免息期更長、費率較低的優勢,該優勢被列為用戶所評價銀行優勢的第三、第四位。
雖然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背靠銀行機構,有獨到優勢,但也有薄弱之處,如場景構建、客戶體驗方面的短板。一旦其他消費金融機構風控水平提升,以及低費率吸引客戶、良好的用戶體驗,將對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造成一定威脅。數據顯示,有56.4%的人使用互聯網消費金融后,減少了使用銀行系消費金融借款的金額。
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策略
根據上述分析,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未來發展首先應發揮比較優勢,深耕特色領域。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具有銀行股東背景,與其他主體相比,具有長期實踐積累起來的風控經驗優勢、專業管理團隊優勢、資金成本優勢、線下網絡協同優勢、品牌認知度優勢等。尤其是線下風控經驗及實體網點協同優勢,具有其他競爭主體難以比擬的資源稟賦。基于此,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在銀行傳統零售信貸業務的基礎上將客戶重心進一步下沉,介入資質良好、承貸能力充足的中低收入群體,主要服務于10萬元左右的信貸需求。目前,月收入在1.5萬以上的用戶有26.6%使用銀行系的金額超過其使用所有消費金融金額的一半。
其次,擁抱金融科技,提升運營效率。實施以科技進步為基礎的全流程業務體系變革,推進營銷獲客的精準化、作業工具的智能化、風控篩查的自動化以及貸后管理的精細化,可以迅速獲取技術驅動所帶來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質量改善。
第三,拓寬場景合作,構建全方位獲客體系。消費場景的豐富程度決定消費金融業務的成
長速度,除與母行互薦、自建團隊營銷外,針對自有場景的缺失,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優選擁有龐大用戶基數或高頻新增流量、居于產業鏈核心地位的企業,讓信貸與消費、支付行為更緊密地結合。
最后,開放互連,共享行業成長紅利。消費金融兼具金融、消費和互聯網行業特點,加上基礎資產分散、符合大數定律,使其天然具備良好的交易屬性。因此,消費金融公司除大力發展自營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向市場輸出優質資產外,還可以從兩個方面參與產業建設。一是資產端。積極與市場上擅長互聯網運營或具有突出風控技術能力的機構合作,通過開展共同運營和聯合建模,做大做強資產端。二是資金端。協助部分中小型消費金融服務商獨立或集合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專業的資產服務商為管理人和投資人提供針對基礎資產相關咨詢、代理業務,并作為后備服務商角色強化對基礎資產的托底管理,打消投資人顧慮,提升市場認可度。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分析報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