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未來十年發展趨勢如何?
2013年以來,珠寶首飾行業整體受金價下挫、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但2017年來,我國金銀珠寶市場回暖,金銀珠寶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當月同比呈上行趨勢。2018年2月,我國限額以上企業的金銀珠寶零售額同比上升3.00%。
2017年我國珠寶行業零售總額超過6200億元,預計 2020 年可達到 7500億元(CAGR7.0%)復合增長率7%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萬元(5700美元),預計 2020 年可達4.6萬元(復合增長率8.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萬元,同比增長8.30%,2012-2017年CAGR為6.4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2.44萬元,同比增長5.90%,2012-2017CAGR為7.95%。
珠寶消費人群
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促使富裕階層興起,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能負擔得起汽車和普通奢侈品等消費的“主流”消費群(年均消費額在1.6萬-3.4萬美元)將占我國城市人口的51%,為近1.67億戶家庭。消費結構調整下,我國奢侈品消費不斷攀升。2017年,我國內地珠寶銷售額增速達27%,僅次于化妝品、香水、個人護理用品(28%)。
人均GDP 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需求、奢侈品消費進入高速發展期。2017年,中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城市有194個,人均GDP超過8800美元。
2016年我國大陸地區的人均珠寶消費量為75美元,和香港(887美元)、新加坡(394美元)和美國(191美元)等其他國家和地區有較大差距。
2009年-2016年,我國每年結婚登記的新人對數均保持在1200萬對左右。預計未來十年內有婚慶消費需求的人數將不斷增加,在2017-2024年逐步達到高峰,其中85后、90后將成為這一群體的主力軍。近10年我國結婚對數占總人口比重呈不斷上升趨勢,我們認為國內的結婚對數還將維持穩定增長5-10年。而珠寶首飾類商作為我國傳統結婚習俗中的必備品,未來需求較大。
研究顯示,中國年輕一代(80后)已成我國消費主力,20-29歲、30-39歲消費者未來計劃購買珠寶的占比分別為45%、44%,遠高于40歲以上消費者的38%左右水平。
我國珠寶首飾市場已形成境內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其中,高端市場主要被Tiffany、Cartier、Bvlgari等國際知名珠寶首飾品牌壟斷。中高端市場競爭激烈,主要有傳統港資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和境內品牌周大生、老鳳祥、明牌珠寶、潮宏基等。
中小城市消費需求日益增長,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成珠寶消費潛在力量。目前,中小城市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已成我國消費市場主要推動力。據麥肯錫《2011年度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和BCG《中國新一代消費推動力報告》報告,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居民貢獻了近60%的中國城鎮消費總額,同時未來75%的消費增長將來自三、四線城市。
資源整合是競爭關鍵
珠寶首飾行業產業鏈分為三部分: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商,中游主要為設計加工廠商,下游則是終端零售環節。目前,上游產業已發展成熟,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境內的珠寶首飾企業采購一般需要通過金交所、鉆交所進行,其他鋪料與設備可以從市場其他渠道進行采購。因此,行業發展及盈利機會向產業中下游集中,零售渠道和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成珠寶首飾企業的競爭關鍵。
相關報告咨詢: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主營業務: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
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產業鏈概況
目前,我國珠寶市場以黃金類、鉆石類產品為主,市場集中度較低。根據數據,2016年黃金類、鉆石類產品銷售在我國各類珠寶銷售中占比分別為58%、15%。水貝〃中國珠寶指數網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珠寶市場CR4為21.70%,CR8僅為29.20%,競爭格局仍較為分散。
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珠寶首飾行業電子商務模式也在悄然興起,近年來,許多珠寶商開始涉足“網店+體驗店+實體店”的銷售模式。
從商業模式來看,我國珠寶首飾企業可分為三類:1.以生產、加工為主:該類企業規模較小,主要為珠寶產業集群基地的中小企業;2.集設計、生產和銷售為一體:該類企業綜合實力較強,典型代表有周大福、老鳳祥、潮宏基等;3.專注于品牌、渠道建設和運營:該類企業行業整合能力較強、運營效率較高、市場擴張和品牌價值提升較快,典型代表如周大生。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黃金、鉆石、翡翠等珠寶飾品的消費量逐年增長,珠寶首飾零售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為規范及鼓勵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我國出臺法律規及政策亦日趨完善涵蓋了原材料供應、交易平臺、稅收環節等諸多方面。
同時,國家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行業標準和規定,如《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鉆石分級》、《金銀飾品標識管理規定》以及《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產品分類與代碼》GB/T25071-2010國家標準等,對提高我國珠寶行業的整體水平、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參與國際競爭起到積極的作用。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