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服務的快速發展,軟件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
2008 年至 2015 年間,中國軟件行業市場總量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軟件行業業務收入從 2008 年的 7,572.88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 42,847.92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28.09%。
近年來軟件行業服務化進程不斷加快,原有軟件產品開發、部署、運行和服務模式正在改變,以軟件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服務為主線,推動軟件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一體化協同發展逐漸成為軟件企業新的商業模式, 服務導向的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幾年軟件產品開發和系統集成業務一直是軟件行業收入占比最高的兩大類業務,合計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全行業的50%以上。該兩類業務隨著軟件行業的發展實現了平穩增長,2014 年軟件產品開發業務收入實現12,198 億元,同比增長23.5%,系統集成業務收入實現7,679 億元,同比增長17.25%。
政策
2010 年 10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將云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業;2015 年,工信部啟動“十三五”綱要,將云計算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打造云計算產業鏈。國家關于云計算的政策逐漸從戰略方向的把握走向推進實質性應用。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軟件產業呈現出網絡化、服務化、平臺化、融合化新趨勢。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轉向軟件主導,軟件在信息產業中的貢獻不斷增加。《中國制造 2025》、《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等國策的深入推進和落實,將會對產業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對軟件產業的需求將更加強勁,
近年來,隨著國產軟件基礎平臺的產業鏈和應用生態環境的不斷健全,國家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國有軟件基礎平臺產品逐步成熟并趕超國外品牌。相比于國外廠商,國內廠商立足于本土企業,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與把握更加深刻,國內廠商推出的產品更加符合中國實際的需求,并能提供及時、定制化的服務。
前景預測
在多重利好的促進下,大數據行業保持快速的增長,從大數據軟硬件市場構成來看,在大數據業務布局階段時,行業投入中硬件投入占比較大,但是隨著基礎設施的布局完善及行業應用的加深,軟件投資比例將越來越高。在軟件投資領域,軟件基礎平臺由于其重要性是軟件投資中最主要的構成。
大數據采集與治理,在傳統數據市場與新興大數據市場中都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一方面,金融、電信、能源等行業已經經歷了商業智能的投資時代,由于沒有對數據進行有效治理,數據質量不高成為商業智能難以發揮預期效益的重要原因。這些行業在投資大數據應用時,都把大數據治理作為首要建設重點,防止應用因為沒有良好質量的數據而無法獲得應有效果,同時傳統集成又無法滿足對非結構化數據集成的要求,需要升級原有數據集成軟件。
云計算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從全球來看,2015 年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1,800 億美元,增長率達 18%。從國內來看,2015 年國內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 90 億元。云計算的發展將帶動和促進上下游電子產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15年我國云計算上下游產業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
發展趨勢
1.大數據軟件逐漸將成為投資重點
在多重利好的促進下,大數據行業保持快速的增長,從大數據軟硬件市場構成來看,在大數據業務布局階段時,行業投入中硬件投入占比較大,但是隨著基礎設施的布局完善及行業應用的加深,軟件投資比例將越來越高。在軟件投資領域,軟件基礎平臺由于其重要性是軟件投資中最主要的構成。
2.行業用戶要求大數據架構自主可控
大數據將成為行業用戶的核心能力,金融、電信、能源、政務等行業用戶制定的大數據發展計劃中,都明確要求大數據架構自主可控。出于安全性與可控性考慮,國產大數據軟件在產業中將占據大量份額。
3.大數據采集與治理市場潛力巨大
大數據采集與治理,在傳統數據市場與新興大數據市場中都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一方面,金融、電信、能源等行業已經經歷了商業智能的投資時代,由于沒有對數據進行有效治理,數據質量不高成為商業智能難以發揮預期效益的重要原因。這些行業在投資大數據應用時,都把大數據治理作為首要建設重點,防止應用因為沒有良好質量的數據而無法獲得應有效果,同時傳統集成又無法滿足對非結構化數據集成的要求,需要升級原有數據集成軟件。另一方面,電子政務領域在完成大數據集中與共享利用的過程中,大數據采集成為大數據應用的第一步,從而成為投資重點。
4.快速發展的云計算市場,為云基礎軟件產品帶來巨大機會
云計算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的IT產業又一次變革浪潮,是今后信息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模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