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黃金消費都有望成為黃金市場規模的重要增量
黃金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也是最稀有、最珍貴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所以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盡管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黃金產業體系,且產業發展迅速,但上游的黃金礦業資源整合進展緩慢,地質勘查工作滯后,下游的黃金飾品加工技術工藝相對落后,設計創意欠缺,產品附加值不高,距離黃金強國還需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黃金主要用于首飾、工業、儲備和投資。其中首飾是最主要的用途,其用量約占50%;其次是投資,主要指金幣和金條等,其用量約占30%;再次為工業和國家儲備,分別約占10%。首飾、金幣和金條、國家儲備都體現了黃金的金融屬性,因此黃金的用途主要體現其保值功能。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黃金在金融穩定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在國家儲備的用量逐漸增長,同時也帶動了首飾和投資的增長。
鉆石飾品在婚慶消費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雖然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結婚對數數量近年來略有減少,但結婚登記對數的負增長并不太可能導致婚慶鉆石消費規模的縮小,核心原因在于結婚消費中鉆石的滲透率對比發達國家還處于較低階段,目前中國結婚人群中鉆石的滲透率約為50%,美日高峰時期結婚鉆石滲透率約接近80%;而隨80、90 一代逐步進入適婚年齡,這部分人群從小已建立起較好的鉆石消費意識,標志性事件為1993 年De beers 將“鉆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存”的廣告語引入中國,消費鉆石的意愿相對高于上一代人,因此鉆石飾品在婚慶消費中的滲透率有望提升。
鉆石非婚慶類需求占比提升:女性就業比例提升、千禧一代相對較強的鉆石消費傾向,使得鉆石的自我犒賞需求不斷釋放,而自我犒賞消費相對于婚慶消費而言,消費頻次更高,有望成為鉆石消費的又一重要增長動力。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在一二線城市鉆石消費市場趨于成熟的背景下,無論是從增長潛力,還是目前存量規模——三線城市鉆石消費市場規模占比約43%、高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鉆石消費都有望成為鉆石市場規模的重要增量。
從2012年開始,互聯網+的概念開始火爆,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而變成了一種生產力,并與多個行業深度融合,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互聯網技術為渠道,數字化為創新,互聯網黃金的本質依然是黃金產業。
互聯網黃金在借鑒傳統黃金商業模式(券商與銀行交易)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幫助用戶管理黃金。通過借助互聯網這一銷售渠道,黃金產品以更低的費用、更便捷的操作、更方便的服務來幫助投資者解決黃金的買、賣、提、存、回購、生息等問題。
因此,珠寶行業想要適應網絡和時代的快速發展就需要不斷采取新的營銷策略和方式,打破傳統行業束縛,實現新的突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