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輪機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淺析
汽輪機是蒸汽動力裝置的主要設備之一,它是一種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汽輪機的工作原理為本身具有一定壓力和溫度的蒸汽進入汽輪機,流過噴嘴并在噴嘴內迅速膨脹獲得很高的流動速度。隨后高速流動的蒸汽沖動汽輪機轉子上的葉片進行旋轉做工,轉動部分的葉片帶動汽輪機上的轉子按一定不變的速度旋轉,從而獲得機械能的過程。汽輪機主要由轉動部分、固定部分和控制部分三部分組成。
它主要用于發電行業,還可以直接驅動各種泵、風機和船舶螺旋槳等機械設備,除此之外,我們在生活中還會利用汽輪機的排汽或中間抽氣滿足生產和生活的提供熱能需求。
在我國,汽輪機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晚,我國第一臺汽輪機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而且是一臺功率只有6MW的汽輪機,而第一臺大功率機組的汽輪機出現并投入使用是在1964年由哈爾濱的一家汽輪機廠實現的,從此,我國的汽輪機生產開始產業化運行,但大部分大功率汽輪機還是靠國外進口。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國產汽輪機機組占到全國汽輪機機組總容量的70%,我國基本結束了汽輪機組靠國外進口的時代。目前為止,我國的汽輪機生產主要以600MW和1000MW的機組為主要產品。在2000以后,我國的汽輪機開始產業結構調整,以國外合資、合作生產、以市場換技術等方式深化行業改革,從而加快汽輪機行業的發展進程。
如今,我國汽輪機產量大幅度增加,行業規模逐漸成型并不斷擴大,行業整體設備水平已經基本接近國外先進水平。
但是,我國汽輪機行業的研發能力相對薄弱,每年企業在購買相關技術方面會有大筆投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性發展。所以汽輪機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尚待提高,尤其是部分關鍵合金鋼材和大型鑄緞件技術和核心部分和輔機配套件都是阻礙行業發展的“絆腳石”。而且汽輪機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夠高,在人力、生產成本和銷售環節投資成本過高,尤其是企業的創新能力較弱,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過硬、創新能力不強制約著汽輪機行業的發展。所以企業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技術和軟件在管理中的應用。
汽輪機在社會經濟的各部門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汽輪機種類很多,并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汽輪機的蒸汽從進口膨脹到出口,單位質量蒸汽的容積增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級葉片高度必須逐級加長。大功率凝汽式汽輪機所需的排汽面積很大,末級葉片須做得很長。
大型汽輪機組的研制是汽輪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其中研制更長的末級葉片,是進一步發展大型汽輪機的一個關鍵;研究提高熱效率是汽輪機發展的另一方向,采用更高蒸汽參數和二次再熱,研制調峰機組,推廣供熱汽輪機的應用則是這方面發展的重要趨勢。
另外,汽輪機的排汽壓力越低,蒸汽循環的熱效率就越高。以一座汽輪發電機總功率為1000兆瓦的電站為例,每年約需耗用標準煤230萬噸。如果熱效率絕對值能提高1%,每年可節約標準煤 6萬噸。因此,汽輪機裝置的熱效率一直受到重視。為了提高汽輪機熱效率,除了不斷改進汽輪機本身的效率,包括改進各級葉片的葉型設計(以減少流動損失)和降低閥門及進排汽管損失以外,還可從熱力學觀點出發采取措施。此外,提高汽輪機熱效率的措施還有,采用回熱循環、采用再熱循環、采用供熱式汽輪機等。提高汽輪機的熱效率,對節約能源有著重大的意義。
汽輪機是我國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行業發展呈現一片良好趨勢。但是,我國應盡力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探究獨特的生產技術,在汽輪機的功率和參數方面尋找產品研發突破口,從而使國內汽輪機生產技術更上一個臺階,更好的促進我國汽輪機行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