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械制造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機械制造技術是研究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制造、銷售使用、維修服務乃至回收再生的整個過程的工程學科,是以提高質量、效益、競爭力為目標,包含物質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統工程。機械制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發達程度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要想跟上先進制造技術的世界潮流,必須將其放在戰略優先地位,并以足夠的力度予以實施,才能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0世紀90年代以來,機械制造業市場逐步全球化,一些制造業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通過各種現代技術手段來爭奪市場,傾銷產品,將資本擴展到世界各個國家。伴隨著全球的市場化,各種產品的競爭漸趨激烈,于是,很多先進的制造技術相繼而生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所以,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上嶄露頭角,那么它就必須具備世界先進的制造技術。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表明:機械工業的發展速度、規模和產品質量水平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機械工業的規模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與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現代意義上的機械制造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機械制造技術具有工程性的特點:在現代意義上,機械制造技術充分強調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信息技術、管理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的融合,要求在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全過程當中,實現與傳統機械制造技術的融合;
第二,機械制造技術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現階段,對于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目標在于——確保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能夠得到提升,并為國家經濟水平的增長“添磚加瓦”。
第三,機械制造技術具有統一性特點:即在市場經濟發展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相關企業為了能夠贏取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的絕對優勢,最需要解決的一點問題是:將發展的重點從對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轉變成為以時間、成本、和質量為中心的提升。
第四,機械制造技術具有全球性特點: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劇,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是通過金融、科技、以及信息的方式實現對市場占有份額的擴大,這直接導致了整個市場競爭行為的激烈性。為了更好的與此種發展趨勢相適應,就需要通過對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將其與現代高新技術充分融合,以達到支持制造業全面發展的目的。
我國的機械制造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高端制造技術跟不上,相關市場份額小;研發設計和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依賴國外;尚未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制造能力;高端制造業的配套能力不足,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賴進口。
未來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1)機械制造的傳統領域與高新技術正密切結合,展現出新的面貌;
2)新的交叉技術不斷涌現,出現了一些新興學科分支,高端機械制造研究、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3)隨著機械制造的數字化、微納化發展,其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的支撐日顯重要,其學科基礎已經從“技術”為主轉 為“技術、科學”并重。在后工業化時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研究內容領域有了新的拓展,研究手段和方法在不斷創新,它仍然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柱技術之一。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