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是紙包裝行業兩大發展趨勢
商品包裝的含義,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盛裝商品的容器,通常稱作包裝物,如箱、袋、筐、桶、瓶等;另一方面是指包扎商品的過程,如裝箱、打包等。商品包裝具有從屬性和商品性等兩種特性。包裝是其內裝物的附屬品。商品包裝是附屬于內裝物的特殊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時又是實現內裝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
紙質包裝擁有材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可回收性強等特點,是現代包裝的基礎材料之一,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包裝材料。紙質包裝按照形式可分為一次包裝和二次包裝。前者是指與包裝物直接接觸的包裝,后者通常指外層保護性包裝。一次包裝主要應用于醫療器械、藥品、食品、無菌液體、日化等消費品包裝,由于直接接觸,通常對包裝材料有一定的性能要求,如防油、阻菌、防粘連、密封、保溫、吸濕、紙塑復合性等,普遍使用特種紙或者特種紙基復合材料。
中國紙質包裝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505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63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
紙質包裝為包裝行業第一大類別。按照包裝材料劃分,包裝產品包含紙質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和軟木包裝等幾類。由于具有易加工、成本低、適于印刷,重量輕可折疊,無毒,無味和無污染等優點,紙質包裝目前為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包裝材料。2017年,“紙及紙板容器制造”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310.87億元,占全國包裝行業累計主營業務總收入的28.25%,同比增長12.6%,在各包裝材料子行業中均排名最高。
紙包裝行業市場集中度有仍較大提升空間。由于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目前紙包裝市場中仍以中小企業居多。近年來由于國家供給改革及環保政策趨嚴,加之2017年上游紙價大漲,部分議價能力不強的中小紙包裝企業受此輪成本上漲影響而關閉,限額以上紙包裝企業數量從2005年的4150家下降至2017年2312家,紙包裝市場整體呈現集中度提升的趨勢。
我國“限塑令”實施以來,塑料包裝使用管控將更嚴格。今年作為“限塑令”實施第十一周年,隨著快遞、外賣等大量使用塑料包裝的行業興起,“限塑令”的效果在逐漸衰退。根據社會組織零廢棄聯盟發布的《限塑令十周年一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報告》顯示,被調查店鋪中有78%停不合規塑料袋。因此今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征求意見,廢棄塑料污染治理有望依法可依。未來國家對于以塑料袋為代表的塑料包裝的管控力度將更加嚴格,這也為其他包裝材料提供了替代空間。
使用低定量快餐紙包裝是未來趨勢。“綠色、環保”是國家近年來對紙包裝行業倡導的主旋律,涉及到紙包裝的各個細分領域。今年國家修訂了《快遞封裝用品》系列標準,其中就對減量化做了規定,比如將快遞封套用紙原料定量從250g/m、300g/m降低至200g/m,同時單雙瓦楞紙材料的選擇只要符合強度指標即可,推薦低定量、高強度的原材料使用。盡管目前在快餐紙包裝領域中還未有明確減定量的規定或指導意見,但也理應符合全包裝行業的大趨勢,而且已有麥當勞等企業開始縮減包裝用量。降低定量一方面減少了包裝紙的使用量,有利于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包裝企業的成本支出,提升全行業的利潤水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