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醫療行業有廣闊的市場
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具有明顯的剛性消費特征,因此在居民收入增長的過程中,醫療服務需求通常會優先得到滿足。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療服務需求持續釋放。同時,我國衛生醫療資源持續增長,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2016年中國全年衛生總費用達到46345億元,占GDP總量的6.2%。根據十二五期間的規劃,2020年衛生總費用要達到GDP總量的6.5%-7%。 若以占GDP比重的6.8%估算,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對中國2018-2020年GDP增速預計的6.4%來計算,到2020年,衛生總費用將超過6.5萬億元,2016-2020年預期衛生費用復合增長率須達到8.8%。發達國家中, 美國衛生總費用占總GDP的17.2%,日本衛生總費用占總GDP的10.9%,可以看出,中國衛生支出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過去幾年醫療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覆蓋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根據國務院報告消息,2016年我國三項醫療保險參合人數達到13.4億人,參保率達到了98.8%。 而完善健康保障體系也是“健康中國2030” 中的重點內容。隨著老齡化趨勢加深和衛生總體費用的增加,未來醫療保障體制仍存在較大壓力。
醫療行業發展趨勢
1、組建醫療集團
醫院間競爭加劇;醫院增效難度加大;醫院聯合組建集團,是解決全新市場經濟環經帶來新難題的有效途徑。組建醫院集團可以將衛生資源整合,并進行科學的分配。將以資金、技術、設備、經營為紐帶,實行契約式的橫向聯合。這種形式將同級醫院間的惡性競爭轉化為合作伙伴,同時醫院間可以互通有無,更大限度地發揮設備、資金、人力資源的服務效用。同時,由于統一管理,采用統一治療標準,避免重復檢查、重復浪費的情況,最終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醫療費用。
2、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法人制度
當今市場經濟,企業集團化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航道。因為規模經營可帶來低成本及高效益,并且可以實現高技術投入,激發創新,從而使集團化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醫院集團化可以借鑒企業集團化的成功經驗,從醫院實際情況出發,更新產權制度,組建醫院集團建立現代法人制度。醫院集團建立促使現代法人制度形成,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所有權、決策權、經營權分立明確,監督機制完善。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維護各方權益。
3、提高醫院的整體水平
醫療保障制度的變革必然帶來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醫療糾紛或事故將通過手段也要隨之變化。此外,對建立科研和人力資源戰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適應寬系統、大集團、快發展要求。同時要建立糾紛解決系統,在提供“高質量、低價格”的醫療服務的同時,熟悉掌握新法律、新法規和新制度;依法治院,規范行醫。建立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體系,保障醫院的健康發展。
總之,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壽命的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對我國醫療衛生行業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撐。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