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尚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
管理會計的起源,一般認為是20世紀初西方革命及管的產物。20世紀初,伴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成功,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化大生產程度的提高,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企業及的競爭加劇,企業的生產經營已經由產品化時代進入市場化時代,生產經營的復雜化也隨之加大,對管理知識的需求也相應增加,由此而產生,以泰羅為代表的說相繼建立。伴隨著科學管理理論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作為其組成部分及具體管理方法體系的“標準制度”、“全面預算體系”、“標準差異分析”等,相繼引入到會計中來,形成了管理會計的雛形。
其后,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復雜化程度不斷提高,管理會計也由早期的應用工具,逐步發展為參與決策,最終上升為戰略管理,成為現代管理的重要學科理論。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約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時間,管理會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很多事實證明我國管理會計已逐步從數量、定額管理過渡到成本、價值的管理,從項目、部門管理演變為全面管理、戰略管理。隨著理論研究的拓展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現代會計、、管理會計呈現出日趨融合之態勢,人們的目光已從過去轉向現在和未來,開始用全局的觀點、戰略的眼光進行財務活動管理。管理會計的發展對于指導和改進我國經營管理、提高宏觀經濟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管理會計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時間畢竟不長。立足于我國國情和建設目標,我國管理會計尚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管理會計的理論結構、研究范圍、實踐應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實,還存在較大的發展余地。此外,管理和實踐脫鉤現象較嚴重。從本質上來說,管理會計是為內部管理服務的,不注重管理會計的應用,很難說其管理工作會有多大成效。管理會計理論的實踐化,在我國還存在一些脫節。
1、我國當前對管理會計的研究還是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性,總是不自覺的會受到國外現成研究成果的影響,雖然不可以閉門造車,但一味跟隨國外的步伐,不走出自己的路,會很容易使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走很多彎路。
2、我國對管理會計領域的研究不夠系統、不夠成熟,并且對已有的研究成果實踐程度低,而且研究出來的理論也很難很少能運用到實際上。
3、對于傳統的會計人員來說,想要快速的把自己轉變到管理會計的角色上去有很大的困難,而新進入職場的會計從業人員,雖然可以較為熟練地掌握管理會計知識,但由于未將管理會計作為專攻方向或、當前會計職場尚未完好的將管理會計分離出來和可能存在的自身的原因,也無法很好的滿足市場對管理會計的需要。
我國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當前動態環境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乃至其他相關學科均不再是獨立運行的,其邊界已由清晰固定變為模糊的發展的。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是圍繞價值提升與價值管理的本質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實現橫向與縱向的整體融合。橫向上,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相關學科進行融合,并結合統計學、經濟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充分運用各自的處理方法與技術,實現理論、技術與實踐的融合,推進管理體系的創新與一體化建設;縱向上,以戰略導向及價值鏈為基礎,將價值鏈會計、戰略管理會計與傳統的管理會計進行整合,三者本質上都是實現企業的價值提升的,相互統一、促進,形成新的管理會計綜合體系。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