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毛皮動物養殖產業發展很快,已進入大國行列
毛皮經濟動物的養殖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在我國,毛皮動物養殖產業發展很快,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飼養種類不斷增多,數量逐年增大,目前已經發展形成了一項重要產業。目前我國狐、貂及貉的總量創歷史新高,已進入毛皮動物養殖大國行列。
存在的問題
1、科技意識差,飼養水平落后。生產的皮張無法參與國際裘皮市場競爭。
2、飼料質量差,營養不平衡導致動物質量低下。在毛皮動物養殖業發達國家,按照毛皮經濟動物各生物學時期的不同營養需要設計篩選出科學配方,飼料營養能充分滿足貂、狐的生理需要,使其體型得到了充分發育。
3、不注重毛皮動物的育種工作。在毛皮動物養殖業發達國家,特別注重種獸的選種、選配、良種培育和推廣,在場際之川或個體之間,質量差距很小,所得到的經濟效益也相當高。
4、養殖經營方式落后,效益低。在毛皮動物飼養業發達國家,飼養場是在協會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建立的,機械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相當高,平均每人的飼養量在5000~7000只。而在我國,毛皮動物養殖場多為小規模分散飼養,單獨經營,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種獸質量差別很大,場內建設不規范,飼養方式原始落后,機械化程度很低,生產定額與勞動效率低,平均每人飼養量僅為300~500只。
發展策略分析
在當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毛皮動物養殖業蓬勃興起的前提下,加快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發展步伐、健全規范養殖業的政策制度尤為重要。
1.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對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管理扶植,加大與市場接軌的力度,走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生產的道路。
2.重視育種問題:由于中國的現代養殖業起步晚,基礎薄弱。國內目前所養的動物遺傳背景不是很好,不注重檔案的管理和譜系的管理。每一種動物都有各自相應的管理辦法,針對不同物種建立不同的管理辦法,形成各自的譜系檔案,是一個養殖場擴大種群的首要條件。
3.提高科學技術含量:推廣新技術,科學飼養管理,降低毛皮動物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施品牌戰略,開展產品深加工研究,提高毛皮產品的質量,產品被消費者認可,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才能得到持久發展,更能增強國際競爭力。
4.規范銷售渠道:目前的許多產品市場不規范,中間環節過多,對生產及消費者的利益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應盡快取消產品流通的總監環節,多采取定點銷售或利用交易會、拍賣會、博覽會等形式銷售,提倡公平競爭,以質論價的市場機制。
5.建成信息網絡,增強市場能力:利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養殖委員會作為信息平臺,建立信息網,及時提供市場動向、技術信息、制定各項技術標準及協助引進良種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裘皮的需求與日俱增,裘皮市場非常活躍,但波動較大。目前,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在不斷努力改善我國毛皮動物飼養的質量,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了競爭力。國外裘皮服裝商已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市場,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裘皮生產和裘皮服裝消費地之一。因而毛皮經濟動物的養殖前景是廣闊的、是美好的。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