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行業具有了其他金融機構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典當亦稱“當鋪”或“押店”。是舊中國以收取物品作抵押,發放高利貸的一種機構。中國歷代典當名目繁多,有稱“質庫”、“解庫”、“典鋪”、“長生庫”等等。
典當行業是銀行融資的有效補充,是一種快速、便捷的融資方式。我國典當業從2013年的333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891億元,年增長率達25%。至此我國典當行業總體運行平穩,業務結構保持穩定,盈利能力上升,產品創新能力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典當業從2013年的333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891億元,年增長率達25%。至此我國典當行業總體運行平穩,業務結構保持穩定,盈利能力上升,產品創新能力進入快速發展期。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共有典當企業8483家,分支機構950家,注冊資本1722.2億元,從業人員4.9萬人。企業資產總額1668億元,同比上升1.3%;負債合計123.2億元,同比上升8.7%;所有者權益合計1544.8億元,資產負債率7.4%。
在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典當行業依然保持著相對較快的發展,反映出實體經濟對以典當為代表的小額、短期、快速的融資服務需求旺盛。2017年全行業實現典當總額2899.7億元,與上年相比減少276.3億元,降幅為8.7%。其中,動產典當總額950.8億元,同比降低15.9%;房地產典當總額1516億元,同比降低4.8%;財產權利典當總額433億元,同比降低4.5%。典當作為一定程度上開展私貸業務的金融機構,行業質押貸款的用途自主性高。我國典當行業目前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將面臨諸多瓶頸問題和障礙。
我國典當企業現有布局不平衡,分布不均,呈現城市多,縣區少;東部多,西部少;大中城市多,鄉鎮農村幾乎空白的現狀和特點,結合農村金融體制變革和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過程對資金的多樣需求,以及廣大農戶對生產經營資金的急需和依賴,在城市典當業走向飽和之際,市場必然引導典當投資者轉向需求潛力較大的縣鄉農村。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作為中國特色的農村經濟發展是無法離開多種融資渠道的金融支持的。因此,我國未來典當業的布局將呈現從大中城市逐步向縣、區、鄉鎮等農村地區發展的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典當行業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由過去單一的房產抵押,逐漸向民用品、奢侈品、貴重金屬等方向發展,客戶也由原來單一的大型企業轉向了小型企業、個人、個體工商戶等多元結構,涉及的行業也五花八門,房地產、家居、藥材、文化等市場都有涉獵,因為其“短期應急、快捷方便”的特點,成為了我市繼銀行、小額貸款之后又一重要的企業融資渠道,成為了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解決資金周轉不便,短期應急的重要手段。
我國經濟環境變化巨大,典當行業具有了其他金融機構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典當行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歷史已悠久。典當行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當前政策及環境下我國典當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