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產業互聯網轉型發展趨勢淺析
我國已步入工業化后期,未來廢鋼供應量及消耗量將會處于大幅提升階段,廢鋼行業的迅猛擴張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活力,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國廢鋼行業將會加速發展,朝陽無限。廢鋼鐵是現代鋼鐵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煉鋼原料,尤其在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廢鋼鐵的回收利用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廢鋼鐵供給量及消耗量均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2019年我國廢鋼總供應量為2.44億噸,總消耗量達2.36億噸。高供給與高消耗的背后,廢鋼鐵市場正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廢鋼回收基地規模化、加工設備大型化
由于之前廢鋼鐵市場缺乏政策面引導,行業進入難度較低,從業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培訓,廢鋼市場一直處于“散、亂、差”的發展局面中。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廢鋼鐵市場的管理力度,積極推動廢鋼鐵加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快優化廢鋼鐵加工產業布局,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著力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大力提升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廢鋼鐵行業無序發展的局面出現明顯改觀。截止目前,工信部發布了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已由第一批的40家增加至379家,加工能力超過1.3億噸,中國廢鋼加工企業正向規模化、規范化發展。而從加工設備角度看,近年來我國廢鋼鐵加工設備更迭加速,破碎線、龍門剪等大型廢鋼加工設備普及率提升,設備加工能力也出現提高。以廢鋼破碎產線為例,截止目前,統計的破碎產線已超過400條,主流馬力由2016年的400-900馬力提升至2000-6000馬力,破碎線總產能理論值超過1.7億噸。
鋼企用廢增加,料型逐步實現標準化
近年來我國廢鋼鐵消耗量不斷提升,2019年我國廢鋼鐵總消耗量達2.36億噸較2018年增加3300萬噸,其中鋼企消耗廢鋼量為2.16億噸,鑄造企業廢鋼消耗量2000萬噸。廢鋼鐵消耗量的增加,主要在于鋼企廢鋼鐵消耗量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環保政策嚴格驅使鋼企加大廢鋼用量。數據顯示,我國鋼企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焦化、燒結等鐵前環節,污染物排放占比達80%,增加一噸廢鋼用量可以減少1.6噸的鐵礦石用量及0.4噸的焦炭用量,鋼企使用廢鋼更符合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要求。
其次,廢鋼經濟性增加。一方面,近年來廢鋼成本時常低于鐵水成本使得鋼企增加廢鋼用量以減少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鋼企盈利好轉,通過增加廢鋼用量提高整體收益。
最后,電弧爐產能的增加。電弧爐鋼產量提升也是國內廢鋼消耗量增加的一大影響因素。2019年我國電爐鋼總產量占比已提升至10%以上,國內電弧爐產能約1.7億噸。
鋼企用廢量的增加也促使了廢鋼料型標準化的轉變。2017年之前,中頻爐是我國廢鋼消耗的主體,廢鋼粗加工入爐為主,2017年之后,由于轉爐和電弧爐對廢鋼料型要求較高,廢鋼出現精加工入爐的趨勢性轉變。以重廢為例,2017年之前重廢、鋼板料等料型鋼企多粗略定義為精爐料,2017年后市場規格區分越發細化,料型細分為6-8mm重廢,8-10mm重廢,10mm以上優重。廢鋼料型標準化正在逐步實現。
產能置換下,廢鋼區域供需平衡化
中頻爐鋼企的取締除了帶來料型的變化,也催生了廢鋼市場跨區域調貨現象,2017年-2018年是廢鋼跨區域調貨現象最明顯的階段,主要貨源流向為東北資源流向華北,華南資源流向華東,西北資源流向華中。隨著產能置換下鋼企產能的重新布局,廢鋼跨區域調貨現象陸續減少,據卓創了解,目前廢鋼陸運最大半徑在500公里左右。
未來五年,我國鋼鐵行業仍處于產能置換的過程中,將會對我國廢鋼區域供銷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以華南市場為例,目前華南地區鋼鐵總產能約占全國的8%,但廢鋼總供應量約11%,后期隨著湛江鋼鐵基地及防城港鋼鐵基地等項目的投產,華南鋼鐵產能將會提升至11%左右,后期廢鋼供需將會逐步趨于平衡。長遠來看,近年來我國加大力度推進電弧爐發展,預計后期鋼鐵布局將以沿海區域發展大型鋼企,城市周邊融合電弧爐為主的模式,廢鋼供需平衡化可期。
近年來自建廢鋼基地+互聯網運營平臺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廢鋼實現回收、倉儲、監管、加工、配送、貿易、金融、信息等一體化的廢鋼供應鏈服務模式。企業自建廢鋼基地一方面可以把控采購節奏,穩定廢鋼貨源,加強廢鋼質量的監管,另一方面互聯網運營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廢鋼從毛料采購到成品加工、物流配送實現全流程過程管控,減少中間商環節,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