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峰會12月召開 中國可做到世界領先
今年新能源車與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的股價、市值屢創新高。有這樣幾個年輕人,多年前即看到電池回收的巨大市場空間。生產、消費、回收,再投入生產,形成一個商業閉環。風口已來,他們是如何抓住機遇的?
當前,如何有效高質量進行電池回收、拓展梯次電池新應用領域,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成為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12月21日-23日,中國電池聯盟網、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電池專委會、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委會、北京綠色智匯能源技術研究院將聯合召開“第十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峰會暨梯次利用電池行業高峰論壇”,就“促進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引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體系建立、探討新基建規劃帶來的新市場機遇、提高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及盈利點”呈現出“關注頂層設計、關心試點示范、關乎技術創新、關系實踐共享、關聯高端交流、關于創新參與”六大亮點。
磷酸鐵鋰電池的大量退役意味著梯次利用市場將有充足的供應源,而國家新基建規劃將5G基站、數據中心、充電樁作為重點投資方向預示著梯次電池應用領域將有巨大的潛力,因此梯次利用市場漸成熱點。目前,邦普、格林美、貴州中偉等國內電池回收先進企業均紛紛擴建電池回收產能,并拓展梯次利用市場。
今年以來,蔚來、理想、小鵬陸續走向上市,特斯拉熱切擁抱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風口已來。
在這背后,動力電池作為關鍵部件,支撐起新能源汽車成本的近四成,而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由此,歷史上長期被忽視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及其背后的公司,隨著產業更迭歷經十余年蟄伏,如今正趕上了新一輪產業大時代。
時間拉回到2006年,14名年輕人經過內部激烈的探討,最終選擇放棄當時能帶來頗高收益的電池廢料貿易生意,轉而下潛研發,開始籌備自主參與將廢舊電池資源再利用的過程。
因為他們看到,散布在生活周遭的小小電子廢棄垃圾,其實是另一種可循環、具備生命力的“富礦”。從“電子垃圾”中分離出的有價金屬含量,甚至會是從一般金屬礦產資源中獲取的幾十倍。
尤其在上游稀有金屬日益緊缺、進口成本趨高的背景下,對“電子垃圾”中金屬資源的分離、回收并再利用正成為迫在眉睫的產業訴求。
但新興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何其艱難。即使前述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已經能夠實現具備商用能力的動力電池回收技術,下游公司無人敢嘗試一用。
直到2010年相關行業標準報批,局面終于被打開;五年之后,動力電池龍頭上市公司入股成為其公司大股東。十五年發展至今,這家公司已經成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Top級龍頭公司。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