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項目可研報告
一、項目背景
洛南縣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位于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巡檢鎮巡檢街社區最北部,四面環山,中間有河,懸崖峭壁上蒼松古樹郁郁蔥蔥,河面波光粼粼,漣漪蕩漾,項目以弘揚大禹治水創新精神為主題,依托“潼關古道”商旅文化,建設休閑娛樂文化聚集區、工藝美術品集聚區、商洛戲曲動漫產業集聚區、大禹文化展示區、潼關古道商旅文化體驗區、農家樂服務區,著力打造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二、項目建設現狀和進展情況
該項目被列為洛南縣的“十三五”規劃建設項目之一。目前項目進度為:大禹川水上樂園已經建成,項目用房3座,堤防工程2962米,停車場一處,4320平方米,景觀亭2座,旅游接待服務設施1處。洛南縣發改局、住建局、環保局、文廣局、林業局等均已發文批復,該項目符合所在地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省市縣政府均列入重大建設項目規劃。
三、項目建設內容
該項目位于陜西省洛南縣巡檢鎮北部,建設工期預計為(2021—2025年)。建設內容:建設禹王廟、大禹廣場、大禹演藝中心、真人CS槍戰游戲基地、秦嶺水上樂園、攀巖運動場、山地馬拉松賽區、高海拔流域生態漁業養殖區、垂釣園等,創建秦嶺水鎮、中國秦嶺農業互聯網小鎮,打造宜業、宜居、宜游、宜樂的現代化美麗鄉村,堅決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總要求,緊緊圍繞省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總體部署,堅守護“綠”守“碳”根本,不斷釋放“生態紅利”,讓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同步實現。
四、項目總投資和資金籌措方案
1.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由土地費用、建設投資、前期工程費、開辦費、間接開發費、市場推廣費、不可預見費和流動資金等構成,估算總計560000萬元。
五、項目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1.實現大華山旅游區資源整合、深化開發的需要。
2.帶動鄉村旅游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通過統籌發展,建設一批旅游服務功能完善、主客共享性、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示范點,有利于就地解決離地農民的就業與安置問題,提高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效率。通過開創新型的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模式,將地方特色的農業經濟、糧食經濟轉化為精品農業、定單農業等模式,實現農村經濟的轉型與繁榮,有助于推動洛南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同時,這也有利于共拓區域、企業、鄉鎮、居民互惠共贏的新局面,在洛南的區域經濟、城鄉建設、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中,發揮領跑和先導帶動作用。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可以有效地與鄉村旅游相結合,依托鄉土資源優勢,成為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的創新型原生態式旅游項目。
3.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據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旅游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人員,社會就可以增加5至7個就業機會。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將會極大地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不僅從一定程度上環節了就業壓力,而且也為當地政府解了燃眉之急,更是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諧。
4.將成為領跑洛南縣旅游業的龍頭
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物種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借助華山品牌優勢、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濃郁的道教文化淵源及華嚴寺佛教文化底蘊,大力開發,將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培育為洛南縣的龍頭景區,實施精品帶動戰略,促進全縣旅游業的共同發展。
5.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
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大華山旅游資源為依托,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建設,以旅游養旅游,通過發展旅游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將會帶動全縣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客源市場現狀與潛力分析
1.國內旅游者背景分析
在傳統旅游向現代旅游過渡階段中,具有三個鮮明的特征。即“文化古跡游”、“生態旅游”、“度假休閑游”三張品牌同時存在,都占有一定的市場。并且日趨融合,正處于從定位轉換到品牌延伸的過渡期。洛南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的市場定位,必須能夠包容生態養生、休閑、文化避暑以及鄉村旅游等特色,全力打造秦嶺南麓百里生態文化旅游長廊,主動迎接“十三五”開工建設榆(林)商(洛)高速公路帶來的發展機遇。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注重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適度開發利用,在充分認識洛南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價值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景點觀賞的組織和游覽線路的引導,改善必要的道路交通設施,適度建設布局合理的旅游服務設施,以科學的規劃設計和高標準的旅游服務,建設以生態養生旅游為主要內容,適應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需要,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符合秦嶺自然環境保護要求的風景旅游景區。
2.市場現狀特征分析
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位于旅游產業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的洛南縣內,與華陰、潼關縣等地區相鄰,南憑蟒嶺與商州市、丹鳳縣毗連,東與河南省盧氏縣接壤,西同華縣、藍田縣、商州區交界。東部有百里長的省界線,延伸于秦豫邊陲。因此,景區旅游客源市場以區域市場為主,游客分布相對集中,陜西、河南、湖北三省占到游客總量的絕大多數,三省以外的游客較少。而在這三省內部,游客也主要集中在幾個大中城市,西安、安康、咸陽以及湖北十堰、襄樊是目前最主要的客源地。景區規劃依托自然資源,開發生態養生旅游產品、鄉村旅游體驗產品、風景觀光旅游產品、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避暑休閑旅游產品,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七、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專項旅游市場
(1)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市場
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野生自然資源保護好且具有很高的原生態特色,傳統的歷史文化與當地的民風習俗也提升了鄉村度假旅游資源的品位。在政府主導發展鄉村旅游的規劃下,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農家樂、田園風光等鄉村休閑度假項目依托鄉土文化資源優勢,突破單一性產品形成理念。通過調整鄉村旅游發展的產品結構、消費結構,促進“農家樂”向“鄉村休閑”“鄉村度假”轉型。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積極培育發展農家樂旅游。依托周邊景點或綠色產業基地等旅游資源,優先開發農家樂產品,形成山地鄉村休閑度假帶,打造不同特色的鄉村度假群落,加快“農家樂”向“鄉村度假酒店”轉變,逐步建設鄉村酒店,通過政策引導,促進星級農家樂向星級鄉村度假酒店轉變。
(2)避暑養生旅游市場
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風景區是以大禹文化、中醫藥養生文化為核心,充分利用秦嶺山脈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依托現代科技,而形成的原生態式養生旅游項目。在大力維護原有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深入開發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野生中藥材,進行中國傳統養生學的整合,是游客親近自然,養生健體的最佳場所。因其養生產品的多樣化而適合多年齡段的游客來進行不同周期的養生。
(3)宗教文化旅游市場
該市場主要定位在中老年游客。中老年人一般都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較強的旅游動機,而且生活負擔較輕,具有深層文化底蘊的風景區對其吸引力較大。而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秉承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無論從自然風光,還是文化底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時“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這一注冊品牌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在弘揚道教文化韻味的同時,兼顧其奇特的自然山水風光。
前期的建設實踐表明,大禹川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將是河洛文化的經典示范園區,也是建設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課堂。 弘揚大禹精神是我們時代進步是全新課題,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需求,是當地農民足不出戶創業致富的產業支撐,是我市發展現代漁業的亮點項目,是加快華山南區建設的實際行動,也是我縣“文化惠民”的最好例證。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