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新建影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新建影院項目
1、項目概述
本項目建設地點為萬達電影擬新建影院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根據萬達電影的現有情況和未來發展目標,本項目計劃在2020年至2022年新建影院162家。
2、項目建設必要性分析
(1)繼續建設綜合性現代化影院滿足大眾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并為我國院線行業樹立建設及服務標準
截至2019年底,中國電影銀幕數已近7萬塊,為全球擁有銀幕數量最多的國家,
也是票房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電影市場。隨著電影產業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電影產業將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推動GDP增長的支柱產業之一,長期來看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200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行業最高要求打造影院的建設及服務標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投入運營的IMAX銀幕349塊,杜比影院45個,已有42家影院配置自有高端巨幕品牌PRIME影院,是全國擁有IMAX銀幕數量和杜比影院最多的院線。通過多年內生式發展,公司的票房、觀影人次、市場份額已連續十一年位居國內首位。作為行業領導者,公司希望通過建設更多的高標準綜合性現代化影院滿足大眾日益提升的觀影需求,并為我國院線行業樹立較為完善的建設及服務標準。
(2)電影院線行業市場競爭激烈,我國頭部院線公司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中國電影院線行業集約化效應開始凸顯。北美成熟市場的前三大院線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50%,而2019年國內前三大院線的合計市場份額僅為31.0%,行業有望向具備規模優勢以及多元化經營能力的頭部院線公司加速集中,我國頭部院線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下發《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鼓勵院線公司依法并購重組,推動院線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2017年至2019年間的電影票房復合增長率為7.21%,同期全國銀幕增速高于整體票房增速,中小院線或影投公司經營壓力較大,其中部分中小影院已逐步退出市場。此外,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院線行業及電影產業全產業鏈短期內承受較大壓力,面臨現金流不足的階段性困境,中小影院經營壓力尤為突出,預計疫情過后頭部院線公司的市場份額將加速提升。
(3)進一步提升市場覆蓋率及滲透率,鞏固公司在我國院線行業的領導地位
自成立以來,公司在積極穩妥建設高標準影城的同時亦重視項目品質及收益,自2018年以來新開業的影城數量合計逾百家,影院終端規模進一步擴大。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已開業直營影院656家,合計5,806塊銀幕。2019年公司自營影城累計票房市場占有率為13.3%,已連續十一年位居國內首位。
從我國院線行業的運營經驗來看,強大的終端控制能力是行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須進一步完善影院網絡布局,增強區域優勢,從而不斷提升城市覆蓋率及滲透率,進
一步鞏固公司在院線行業的市場份額和領先地位。
(4)擴大公司經營規模,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憑借公司成熟的管理體制和豐富的影院經營經驗,新建影院實現運營后,公司的營業收入將相應增長。在新建影院進入成熟期后,公司的利潤規模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中長期來看,新建影院將有助于公司經營規模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部分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及借款將有助于公司優化資本結構,降低利息支出,從而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確保公司的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3、項目建設可行性分析
(1)我國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及就業總量持續增長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文化發展體制機制的逐步健全,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勢頭總體良好,文化消費需求不斷提振,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提高。近年來文化產業的資產規模及產出規模明顯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6,624億元,同比增長6.96%;2018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1,171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48%,比上年提高0.2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穩步上升。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的覆蓋范圍較廣、產業鏈條較長、關聯效應較強,吸納就業能力持續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截至2018年末,我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2,789萬人,較2013年末增長30.8%。
(2)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為居民文化娛樂消費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不斷向好,經濟結構穩步調整,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升,對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持續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從2013年的1,398元增至2019年的2,513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0.3%。在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推動下,人民群眾用于文化娛樂方面的支出預計仍將持續增長。
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革新,我國文化產業已邁入數字化與消費型時代,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不斷加快,已成為文化產業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作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消費方式之一,觀影兼具休閑娛樂、信息交流、親友往來等獨特價值,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3)國家政策推動為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十三五”以來,國家繼續加大對文化產業建設的支持力度。《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
2017年12月,為推動我國電影事業繁榮發展,鼓勵影院放映國產影片,根據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文件,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會辦公室發布《關于獎勵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電專辦字[2017]41號),對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的影院繼續給予獎勵。
2017年12月,為推動電影放映市場均衡發展,扶持貧困地區縣城影院,滿足群眾觀影需求,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委會辦公室印發《關于支持中西部縣城數字影院建設發展的通知》(電專辦字[2017]40號)。
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下發《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國影發[2018]4號),鼓勵院線公司依法并購重組,推動院線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電影院線行業有望加速向具備規模優勢以及多元化經營能力的頭部院線公司集中。
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關于深化影視業綜合改革促進我國影視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推進影視業改革,要從完善創作生產引導機制、規范影視企業經營行為、健全影視評價體系、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加強行業管理執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統籌推進改革,形成管用的長效機制。
2020年4月,國家電影局發布《積極協調出臺政策措施推動電影行業紓困發展》的通知,國家電影局協調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稅務總局等部門,研究推出免征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及其他財稅優惠政策。同時,加大對重點影片的創作和宣發支持力度,指導各地出臺幫扶電影企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措施。
(4)我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疫情不改長期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電影行業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已躍居為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根據廣電總局、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統計,2010年至2019年間,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2.81%;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
累計642.7億元,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累計17.3億,均創歷史新高。截至2019年12月31日,影院總數已達到11,859家,銀幕總數已達到69,787塊;2019年,全國新增影院1,453家;新增銀幕9,708塊,銀幕增速達16.16%,居世界首位。高質量的文化內容輸出及觀影人次與銀幕數量的增長持續推動全國電影產業良好發展。
相較于北美地區的3.7(男性)/3.4(女性)次人均觀影次數,中國當前人均觀影次數僅為1.2次,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根據普華永道《2017-2021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有望將達到107億美元(約合700.68億元),或與美國基本齊平,從而并列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雖然2020年新冠疫情對電影投資制作端及院線放映端短期內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小,預計觀眾的觀影需求將逐步恢復,影城的生產經營將逐步恢復,不改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長期來看,由于疫情加速中小院線的淘汰,影院集中度將顯著提高。作為行業龍頭,預計公司將明顯受益于集中度的提高,市場前景仍然廣闊。
(5)公司影院布局核心地段,持續受益于優質商圈,打造優質影院
公司與國內知名商業地產開發商、運營商已建立長期深厚的合作關系,積極推動公司的全國布局。依托萬達廣場等優質商圈,公司積極布局城市核心地段,持續打造優質影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開業影城分別為80家、78家和73家,其中于萬達廣場內開業的影院數量占比超過50%。本次募投項目的萬達廣場新建影院數量占比超過50%,萬達廣場作為優質商圈有利于公司新建影院增強競爭力。此外,公司擁有成熟的開發策略及豐富的影院運營經驗,在非萬達廣場商圈開設影城,將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商業位置、交通便捷程度、周邊人口等因素,精心選址。
公司與優秀商業地產開發商的良性互動合作為公司的跨區域拓展提供強有力支持,并成功引入文化娛樂價值。通過公司科學的選址擴張模式、高標準化的建設模式和富有效率的精細營運管理體系,公司的單銀幕票房產出顯著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預計未來將會持續受益于該等優質商圈。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