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圖生物-體外診斷產品研發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體外診斷產品研發中心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
體外診斷產品研發中心項目主要升級建設免疫診斷試劑研發平臺、微生物檢測試劑研發平臺、分子診斷試劑研發平臺、關鍵生物活材(抗原抗體等)研發平臺、生產工藝研發平臺、產品驗證研究平臺、系統集成研究平臺、應用技術研究平臺等八大技術平臺。
項目將升級建設60個功能實驗室,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體外診斷試劑研發中心,并開展支撐企業中長期發展需要的技術創新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對關鍵技術工藝進行攻關,解決免疫診斷技術、微生物檢測技術、膠體金檢測技術、分子診斷技術、抗原和抗體制備技術、試劑儀器配合等問題的關鍵環節和工藝難題,保證所開發的產品具有更好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性、精密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質量。
本項目的實施,將全面提升公司產品研發的效率、廣度及深度,提高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實現體外診斷試劑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突破,實現產品變異控制瓶頸的突破,提高公司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穩定性。本項目由安圖生物實施。
2、項目主要投資計劃
本項目建設期3年,總投資金額83,466.22萬元,使用募集資金投入83,300.03萬元,
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和安全性
跨國企業集團在我國體外診斷的高端市場中占據相對壟斷地位,利用其產品、技術和服務等各方面的優勢,尤其在國內三級醫院等高端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價格普遍比國產同類產品高。國產試劑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的生化試劑方面,而發展較快、市場空間廣闊的免疫診斷試劑市場則大部分被進口試劑所壟斷,國產免疫診斷試劑只在基層醫療機構占據一定的優勢。我國微生物檢測市場尚屬于起步發展階段,近年來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目前高端市場仍被國際巨頭壟斷。
分子診斷市場在國內剛剛起步,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都掌握在進口廠家。2017年5月,國家科技部辦公廳發布《“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指出,體外診斷類是重點推進的五大類重大開發產品之一,需加快新型產品開發,引領科技創新重點向高端產品轉移,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本項目升級建設研發中心,涵蓋免疫、微生物、分子等全面的產品研發平臺,力爭未來8年內實現新增注冊證300個以上的發展目標,到2028年,擁有涵蓋免疫診斷、微生物檢測、分子檢測和生化檢測等系列共計800余個產品注冊證,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項目的順利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行業安全性。
(2)豐富產品技術儲備,鞏固公司競爭優勢
公司所處體外診斷行業具有技術水平高、知識密集、多學科交叉綜合的特點,是典型的技術創新推動型行業。該行業技術迭代升級快,公司為保持競爭優勢,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以保持梯度合理的產品結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公司的研發創新實力,也是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保障公司可持續發展及領先地位、保持主要產品和新產品技術優勢的必要條件。
本項目將通過升級建設技術研發平臺,引進先進的研發設備,改善研發中心的軟硬件環境,提高公司在體外診斷技術研究及新產品開發方面的技術創新能力。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公司將升級建設八大技術平臺,實現免疫、生化、微生物和分子診斷的多元化、規模化發展戰略,并進一步向產業鏈上游核心原料領域拓展,使得公司診斷試劑產品的種類更加齊全,基本覆蓋我國臨床醫學檢驗所需的診斷試劑產品,不斷壯大公司的生產規模,提高公司的規模效益。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4、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行業持續受政策鼓勵,符合當前醫療體制改革方向
體外診斷行業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支持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尤其支持國產化的試劑和儀器來實現進口替代。2016年以來,國務院、發改委、科技部、衛健委相繼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不僅進一步明確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國產化率要大幅提高,鼓勵進口替代,同時重點推進體外診斷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引領體外診斷行業向高端化發展,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評價指南(2019年版)》等文件,明確社區醫院必須設置醫學檢驗科(化驗室),在審批、設立標準、人力資源、定價、醫保等方面放開約束,促進基層診所的快速發展,此政策的推廣和實施將有利于繼續引導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加大對基層的資源投入。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為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我國體外診斷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力。
(2)研發團隊專業素質高,技術積累深厚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研發隊伍,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擁有研發人員1,199人,占員工總數的31.31%,本科及以上學歷研發技術人員占比為86.74%,已成為業內研發人員較多,新產品上市活躍的企業之一。
公司通過不斷地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包括研發項目管理系統、研發人員績效考核體系、研發人員任職晉升制度、研發人員獎勵懲罰制度等,使企業的研發工作嚴謹高效,保證公司技術工藝水平不斷地及時更新。此外,公司高度重視對研發創新的投入,2017年-2019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4,764.45萬元、21,668.47萬元、31,190.63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54%、11.23%、11.64%,持續的研發高投入使公司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得到了保障。
公司在多項關鍵技術上已形成了自身的技術積累與研發經驗,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獲專利429項(包含國際專利34項),獲得產品注冊(備案)證書495項,并取得了285項產品的歐盟CE認證。公司先后承擔國家項目10項,省級項目13項,市區級項目23項,完成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評價)10項,已全面參與75項行業標準制定。
近年來,公司還與國內多所院校及國際多家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并承擔了多個國家、省、市的科技攻關項目,是免疫檢測自動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依托單位、河南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河南免疫診斷試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和鄭州市產學研基地。公司在體外診斷領域集聚了一定的技術研發力量,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成果,保障了本項目的順利實施。
5、項目的經濟效益
本項目擬升級建設免疫診斷試劑研發平臺、微生物檢測試劑研發平臺、分子診斷試劑研發平臺、關鍵生物活材(抗原抗體等)研發平臺、生產工藝研發平臺、產品驗證研究平臺、系統集成研究平臺、應用技術研究平臺等八大技術平臺,項目建成后可提升公司產品研發的效率、廣度及深度,提高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及體外診斷試劑的穩定性,但因不直接產生效益,故不單獨進行經濟效益測算。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