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
作為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技術創新。為推進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擬加快動力電池業務布局,新建國軒南京年產15GWh動力電池系統生產線及配套建設項目(一期5GWh)、國軒新能源(廬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廬江國軒新能源”)年產2GWh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
2、項目必要性
(1)順應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和促進綠色環保電池產業發展
在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綠色環保的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產業已成為電池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不斷增加的鋰離子電池需求體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全球眾多企業均加大資源投入,大力研發、生產鋰離子電池。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其中,南京國軒新能源計劃新增5GWh動力鋰電池產能,廬江國軒新能源計劃新增2GWh動力鋰電池產能,正是順應當前行業發展趨勢,也符合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
(2)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要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積極推進動力電池規模化生產,重點建設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區域,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力爭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百億瓦時、具有關鍵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
《中國制造2025》指出,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明確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將在2016-2020年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政策。
本次計劃募投項目的實施,符合我國實施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將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于動力電池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有利于提升動力電池技術水平,推進動力電池規模化生產和產業聚集效應;有利于推動我國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有利于我國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
(3)順應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以及鋰電池行業發展日漸成熟,鋰電池產品價格已逐漸出現下行壓力。客戶對電池制造企業的研發能力、產品質量、供貨能力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大規模的生產投入和研發支出將壓縮中小型電池制造企業的生存空間。未來,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持續擴大生產規模,做大做強,提升產品品質已成為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4)鞏固市場地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自身研發實力,在生產實踐中積累大量的技術經驗,在鋰離子電池及其關鍵原材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多年的技術積累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隨著市場需求量迅速擴大和對產品性能要求的提升,公司現有生產設備已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為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步伐,提升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提升產品品質,本項目的實施顯得尤為重要。
3、項目可行性
(1)扶持政策持續推動
近年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規劃和舉措持續不斷出臺,明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新型儲能等已成為國家重點投資發展的領域。鋰離子動力電池是新能源發展的核心,而電池材料是決定動力電池安全、性能、壽命、成本的關鍵。新能源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為優質的動力電池生產廠商帶來難得的市場機遇。
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多次提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明確了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再次顯示了國家對鋰電產業引導支持的力度。
(2)市場前景廣闊
按照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50萬輛,配套動力電池近125億瓦時;到2020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年產能達200萬輛,預計需配套動力電池近500億瓦時。
2015年,工信部披露的《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明確指出,到2020年,中國自主新能源汽車年銷量要突破100萬輛,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國產關鍵零部件份額分別達到70%(商用車)和50%(乘用車);到2025年,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國產關鍵零部件份額則分別達到80%(商用車)和60%(乘用車)。作為國家支持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將迎來快速發展。
此外,隨著全球各國就汽車電動化比例要求的推出,知名汽車廠商電動汽車銷售情況與未來市場規劃逐步明朗,紛紛擬加大投入用于研發推出新款電動汽車,以加快占領市場,這就使電動車對動力鋰電池需求的確定性不斷提高。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將接近500萬輛,預計動力電池需求將超過1100億瓦時。
而到2030年,國際能源署預計純電動汽車(EV)銷量將達9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銷量預計接近2500萬輛;2040年以后,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會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預計將開始下降;最終目標是到205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分別實現5000萬輛年銷售量,成為汽車市場的主導。由此可見,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將為動力電池配套需求提供巨大市場前景。
(3)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以“讓自然能源服務于人類”為企業使命,以“專注技術,成為全球能源存儲產業的領導者”為企業發展愿景,以“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和“產品為王、人才為本”為企業經營理念。通過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形成動力鋰電池產業有機生態圈系統,在構建、調整和完善業務結構的同時,以戰略合作及兼并收購等途徑,實現業務體系及模式由電池到電能逐漸轉化,使公司成為全球能源儲存和應用產業的領導者。
本次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與公司發展戰略相符,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強、鞏固市場地位,持續發展。
(4)長期穩固的客戶關系
動力電池的客戶主要為各大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公司依靠在動力鋰電池市場上多年積累的良好信譽,緊握市場快速發展機遇,完成了北京、上海、安徽、福建、江蘇和山東等重點區域市場布局。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市場影響力和行業地位逐步提升,憑借高品質的產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取得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擁有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分別與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obert?BoschGmbH、Tata?AutoComp?Systems?Limited、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形成了穩定、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不斷優化壯大公司客戶資源。長期穩固的客戶關系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5)完善的人才梯隊
本次項目的實施,離不開大批掌握電化學、材料學、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等專業知識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對客戶需求、上下游行業技術水平以及產品特征深入了解的市場營銷人才,更需要同時掌握上述專業技術、深刻了解客戶需求以及掌握行業發展趨勢的復合型人才。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公司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一支具有研發經驗豐富、管理水平高、能夠深刻了解客戶需求的人才隊伍,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