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快消品行業研究報告
產業趨勢 2023-10-26 06:44:47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快消品,即快速消費品,是指生產周期短、銷售周期短、價格低、利潤率低、消費頻率高的商品,主要包括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等。快消品行業是一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也是一個競爭激烈、變化迅速的行業。本報告旨在分析2023年中國快消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為快消品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參考和指導。
一、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3.5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食品飲料類增長9.2%,日用品類增長10.1%。受疫情影響,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規模為約7.8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9%,同比增長9.4%。其中,食品飲料類市場規模為約4.1萬億元,占比52.6%,同比增長9.7%;日化用品類市場規模為約1.8萬億元,占比23%,同比增長10.3%;化妝品類市場規模為約0.7萬億元,占比8.9%,同比增長12.1%;服裝鞋帽類市場規模為約1.2萬億元,占比15.4%,同比增長7.6%。
從渠道來看,2022年中國快消品線上渠道市場規模為約2.5萬億元,占比32%,同比增長16.8%;線下渠道市場規模為約5.3萬億元,占比68%,同比增長6.3%。線上渠道的增速明顯高于線下渠道,主要受到電商平臺的創新驅動和消費者的便利需求推動。線下渠道則呈現出多元化和細分化的特征,不同類型的零售業態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體驗。
從地域來看,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呈現出東部地區高端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的格局。東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4.4萬億元,占比56.4%,同比增長8.7%;中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1.6萬億元,占比20.5%,同比增長10.5%;西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1.3萬億元,占比16.7%,同比增長11.2%;東北地區市場規模為約0.5萬億元,占比6.4%,同比增長7%。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消費水平高,是快消品市場的主力軍,但也面臨著飽和度高、競爭激烈、成本上升等挑戰。中西部地區則由于城鎮化進程加快、收入水平提高、政策扶持等因素,成為快消品市場的新增長點,但也存在著基礎薄弱、渠道不暢、品牌缺乏等問題。
二、市場規模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的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受益于人口紅利、消費升級、渠道創新、產品多樣化等因素的驅動。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9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9%。其中,食品飲料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7%;日化用品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8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化妝品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2%;服裝鞋帽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7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5%。
從渠道來看,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線上渠道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1萬億元,占比42.9%,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3%;線下渠道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8萬億元,占比57.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2%。線上渠道的增速仍將高于線下渠道,主要受到5G、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以及社區團購、折扣電商、興趣電商等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和壯大。線下渠道則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業態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從地域來看,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仍將呈現出東部地區高端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的格局。東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6萬億元,占比55.5%,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4%;中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5萬億元,占比2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6%;西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萬億元,占比16.8%,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3%;東北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0.8萬億元,占比6.7%,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8%。東部地區仍將是快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區域,但也需要不斷適應消費者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提供更高品質和更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中西部地區則將是快消品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但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渠道拓展,培育本土品牌和文化。
三、競爭格局
中國快消品行業的競爭格局較為復雜,涉及多個領域和層次的參與者。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應商、包裝材料供應商和設備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產品生產商、品牌運營商和渠道分銷商;下游主要包括零售終端商、電商平臺商和消費者。從市場細分領域來看,快消品市場可以分為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等多個子領域,每個子領域都有不同的市場需求和競爭特點。
從企業類型來看,中國快消品行業的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國際巨頭: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創新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和資金實力,占據了快消品市場的高端和主流位置。代表企業有可口可樂、百事、雀巢、聯合利華、寶潔、歐萊雅、阿迪達斯、耐克等。
- 國內領軍者: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中國的本土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敏感度、本土化適應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占據了快消品市場的中端和低端位置,也在不斷向高端進軍。代表企業有娃哈哈、康師傅、蒙牛、伊利、立白、白貓、完美日記、安踏等。
- 新興創新者: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創新型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用戶洞察能力、社交營銷能力和個性化服務能力,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體驗,形成了自己的忠實用戶群和口碑效應。代表企業有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小米生態鏈、網易嚴選、洋碼頭、小紅書等。
從市場份額來看,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份額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寶潔(7.8%)、聯合利華(6.2%)、雀巢(4.6%)、可口可樂(4.3%)、百事(3.9%)、歐萊雅(3.7%)、娃哈哈(3.5%)、康師傅(3.2%)、蒙牛(2.9%)和伊利(2.8%)。這些企業主要涵蓋了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和化妝品三大類別,其中國際巨頭占據了六席,國內領軍者占據了四席,新興創新者暫未進入前十名。這些企業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和合作關系,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
一、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3.5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食品飲料類增長9.2%,日用品類增長10.1%。受疫情影響,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規模為約7.8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9%,同比增長9.4%。其中,食品飲料類市場規模為約4.1萬億元,占比52.6%,同比增長9.7%;日化用品類市場規模為約1.8萬億元,占比23%,同比增長10.3%;化妝品類市場規模為約0.7萬億元,占比8.9%,同比增長12.1%;服裝鞋帽類市場規模為約1.2萬億元,占比15.4%,同比增長7.6%。
從渠道來看,2022年中國快消品線上渠道市場規模為約2.5萬億元,占比32%,同比增長16.8%;線下渠道市場規模為約5.3萬億元,占比68%,同比增長6.3%。線上渠道的增速明顯高于線下渠道,主要受到電商平臺的創新驅動和消費者的便利需求推動。線下渠道則呈現出多元化和細分化的特征,不同類型的零售業態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體驗。
從地域來看,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呈現出東部地區高端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的格局。東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4.4萬億元,占比56.4%,同比增長8.7%;中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1.6萬億元,占比20.5%,同比增長10.5%;西部地區市場規模為約1.3萬億元,占比16.7%,同比增長11.2%;東北地區市場規模為約0.5萬億元,占比6.4%,同比增長7%。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消費水平高,是快消品市場的主力軍,但也面臨著飽和度高、競爭激烈、成本上升等挑戰。中西部地區則由于城鎮化進程加快、收入水平提高、政策扶持等因素,成為快消品市場的新增長點,但也存在著基礎薄弱、渠道不暢、品牌缺乏等問題。
二、市場規模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的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受益于人口紅利、消費升級、渠道創新、產品多樣化等因素的驅動。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9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9%。其中,食品飲料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7%;日化用品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8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化妝品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2%;服裝鞋帽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7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5%。
從渠道來看,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線上渠道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1萬億元,占比42.9%,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3%;線下渠道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8萬億元,占比57.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2%。線上渠道的增速仍將高于線下渠道,主要受到5G、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以及社區團購、折扣電商、興趣電商等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和壯大。線下渠道則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業態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從地域來看,預計到2027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仍將呈現出東部地區高端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的格局。東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6萬億元,占比55.5%,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4%;中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5萬億元,占比2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6%;西部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萬億元,占比16.8%,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3%;東北地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0.8萬億元,占比6.7%,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8%。東部地區仍將是快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區域,但也需要不斷適應消費者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提供更高品質和更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中西部地區則將是快消品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但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渠道拓展,培育本土品牌和文化。
三、競爭格局
中國快消品行業的競爭格局較為復雜,涉及多個領域和層次的參與者。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應商、包裝材料供應商和設備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產品生產商、品牌運營商和渠道分銷商;下游主要包括零售終端商、電商平臺商和消費者。從市場細分領域來看,快消品市場可以分為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等多個子領域,每個子領域都有不同的市場需求和競爭特點。
從企業類型來看,中國快消品行業的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國際巨頭: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創新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和資金實力,占據了快消品市場的高端和主流位置。代表企業有可口可樂、百事、雀巢、聯合利華、寶潔、歐萊雅、阿迪達斯、耐克等。
- 國內領軍者: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中國的本土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敏感度、本土化適應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占據了快消品市場的中端和低端位置,也在不斷向高端進軍。代表企業有娃哈哈、康師傅、蒙牛、伊利、立白、白貓、完美日記、安踏等。
- 新興創新者:這類企業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創新型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用戶洞察能力、社交營銷能力和個性化服務能力,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體驗,形成了自己的忠實用戶群和口碑效應。代表企業有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小米生態鏈、網易嚴選、洋碼頭、小紅書等。
從市場份額來看,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份額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快消品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寶潔(7.8%)、聯合利華(6.2%)、雀巢(4.6%)、可口可樂(4.3%)、百事(3.9%)、歐萊雅(3.7%)、娃哈哈(3.5%)、康師傅(3.2%)、蒙牛(2.9%)和伊利(2.8%)。這些企業主要涵蓋了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和化妝品三大類別,其中國際巨頭占據了六席,國內領軍者占據了四席,新興創新者暫未進入前十名。這些企業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和合作關系,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