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鐵合金行業市場運行現狀鐵合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產業趨勢 2023-11-02 06:56:14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鐵合金是指以鐵為主要成分,加入一種或多種其他元素,經冶煉或機械加工而成的合金。鐵合金是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廣泛應用于鋼鐵、鑄造、化工、電力等領域。根據不同的添加元素,鐵合金可以分為硅鐵、錳硅、硅錳、鉻鐵、鎳鐵、鉬鐵等多種類型。

2023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鋼鐵工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作為鋼鐵工業的上游產業,鐵合金行業也需要加快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本文將從供需、價格、成本、出口等方面,分析2023年中國鐵合金行業的市場運行現狀,并展望其未來發展趨勢。
一、供需方面
根據同豐咨詢發布的《中國鐵合金行業市場研究報告(2023版)》,2023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鋼材需求增長放緩,鋼廠采購節奏有所調整,導致鐵合金需求相對低迷。同時,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限電或停電現象,影響了鐵合金生產。因此,2023年上半年,中國鐵合金產量同比略有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國硅鐵產量約為230萬噸,同比下降8.7%;錳硅產量約為450萬噸,同比增長10.8%;硅錳產量約為380萬噸,同比增長5.6%;鉻鐵產量約為110萬噸,同比下降2.7%;鎳鐵產量約為40萬噸,同比增長20%;鉬鐵產量約為2萬噸,同比增長10%。從各類鐵合金的產量變化可以看出,錳硅、硅錳、鎳鐵和鉬鐵等品種表現較好,主要受益于其較高的生產利潤和出口需求;而硅鐵和鉻鐵等品種表現較差,主要受制于其較低的生產利潤和環保壓力。
從地區分布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國主要的鐵合金生產地區仍然集中在內蒙古、寧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其中,內蒙古是中國最大的硅鐵生產基地,占全國硅鐵產量的近40%;寧夏是中國最大的錳硅生產基地,占全國錳硅產量的近30%;新疆是中國最大的鎳鐵生產基地,占全國鎳鐵產量的近60%;四川是中國最大的硅錳生產基地,占全國硅錳產量的近40%;云南是中國最大的鉻鐵生產基地,占全國鉻鐵產量的近50%。這些地區的鐵合金生產優勢主要得益于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低廉的電力成本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展望2023年下半年,隨著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改善,鋼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車、機械等領域的用鋼需求有望增長。這將帶動鐵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鐵、錳硅等鋼鐵用鐵合金的需求。同時,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推進,鋼鐵工業將加快低碳轉型,提高鋼材質量和附加值,這將促進高品質鐵合金的需求,尤其是硅錳、鎳鐵、鉬鐵等特種鐵合金的需求。此外,隨著國際市場的復蘇,中國鐵合金出口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尤其是對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
從供應方面來看,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產量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增速將有所放緩。一方面,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部分地區仍將面臨限電或停電的風險,尤其是在冬季用電高峰期。這將對鐵合金生產造成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另一方面,受成本上升和價格下降的影響,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生產利潤將會下降,甚至出現虧損。這將導致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減少或停止生產,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因此,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供應端將呈現出結構性優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趨勢。
綜上所述,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供需兩端都有望實現穩定增長,但增速將有所放緩。從供需平衡來看,預計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市場整體將呈現出相對平衡或略偏緊的狀態。不過,由于不同品種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部分品種和地區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在市場運行中需要注意各類鐵合金之間以及各地區之間的價格差異和流動性差異。
二、價格方面
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鐵合金 2023 年年度報告: 產能置換故事將告一段落,樂觀預期 難照進現實》,2023年上半年,中國錳硅和硅鐵價格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走勢。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鋼材需求疲弱。受房地產行業走弱和宏觀經濟放緩的影響,鋼材需求增長明顯放緩,鋼廠采購節奏有所調整,導致鐵合金需求相對低迷。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粗鋼產量為6.2億噸,同比增長3.2%,增速較2022年同期的12.7%大幅下降。鋼材消費量為5.8億噸,同比增長2.8%,增速較2022年同期的9.6%也有所回落。
(2)鐵合金供應過剩。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限電或停電現象,影響了鐵合金生產。但是,由于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產能置換進度較快,以及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相對充足,導致鐵合金供應端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硅鐵產量為230萬噸,同比下降8.7%;錳硅產量為450萬噸,同比增長10.8%。從品種來看,錳硅供應明顯過剩,而硅鐵供應相對平衡。
(3)原材料價格上漲。受國際市場需求和匯率波動的影響,2023年上半年,鐵合金原材料價格呈現出上漲趨勢。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外錳礦價格分別上漲了15%和20%,國內外硅金屬價格分別上漲了10%和12%,國內外鉻礦價格分別上漲了8%和10%。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鐵合金生產成本的增加,壓縮了鐵合金生產利潤。
(1)鋼材需求回升。隨著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改善,鋼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車、機械等領域的用鋼需求有望增長。這將帶動鐵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鐵、錳硅等鋼鐵用鐵合金的需求。
(2)鐵合金供應收縮。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部分地區仍將面臨限電或停電的風險,尤其是在冬季用電高峰期。這將對鐵合金生產造成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同時,受成本上升和價格下降的影響,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生產利潤將會下降,甚至出現虧損。這將導致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減少或停止生產,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鐵合金生產企業。
(3)原材料價格穩定。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和匯率波動的平穩,2023年下半年,鐵合金原材料價格有望保持相對穩定。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預測,2023年下半年,國內外錳礦價格將分別維持在800元/噸和1000元/噸左右,國內外硅金屬價格將分別維持在7000元/噸和8000元/噸左右,國內外鉻礦價格將分別維持在4000元/噸和5000元/噸左右。原材料價格的穩定將有利于鐵合金生產成本的控制,提升鐵合金生產利潤。
綜合以上因素,2023年下半年,中國錳硅和硅鐵價格有望出現反彈。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預測,2023年下半年,中國錳硅價格將從6月份的65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7500元/噸,漲幅達15.4%;中國硅鐵價格將從6月份的62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7000元/噸,漲幅達12.9%。

2023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鋼鐵工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作為鋼鐵工業的上游產業,鐵合金行業也需要加快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本文將從供需、價格、成本、出口等方面,分析2023年中國鐵合金行業的市場運行現狀,并展望其未來發展趨勢。
一、供需方面
根據同豐咨詢發布的《中國鐵合金行業市場研究報告(2023版)》,2023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鋼材需求增長放緩,鋼廠采購節奏有所調整,導致鐵合金需求相對低迷。同時,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限電或停電現象,影響了鐵合金生產。因此,2023年上半年,中國鐵合金產量同比略有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國硅鐵產量約為230萬噸,同比下降8.7%;錳硅產量約為450萬噸,同比增長10.8%;硅錳產量約為380萬噸,同比增長5.6%;鉻鐵產量約為110萬噸,同比下降2.7%;鎳鐵產量約為40萬噸,同比增長20%;鉬鐵產量約為2萬噸,同比增長10%。從各類鐵合金的產量變化可以看出,錳硅、硅錳、鎳鐵和鉬鐵等品種表現較好,主要受益于其較高的生產利潤和出口需求;而硅鐵和鉻鐵等品種表現較差,主要受制于其較低的生產利潤和環保壓力。
從地區分布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國主要的鐵合金生產地區仍然集中在內蒙古、寧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其中,內蒙古是中國最大的硅鐵生產基地,占全國硅鐵產量的近40%;寧夏是中國最大的錳硅生產基地,占全國錳硅產量的近30%;新疆是中國最大的鎳鐵生產基地,占全國鎳鐵產量的近60%;四川是中國最大的硅錳生產基地,占全國硅錳產量的近40%;云南是中國最大的鉻鐵生產基地,占全國鉻鐵產量的近50%。這些地區的鐵合金生產優勢主要得益于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低廉的電力成本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展望2023年下半年,隨著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改善,鋼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車、機械等領域的用鋼需求有望增長。這將帶動鐵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鐵、錳硅等鋼鐵用鐵合金的需求。同時,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推進,鋼鐵工業將加快低碳轉型,提高鋼材質量和附加值,這將促進高品質鐵合金的需求,尤其是硅錳、鎳鐵、鉬鐵等特種鐵合金的需求。此外,隨著國際市場的復蘇,中國鐵合金出口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尤其是對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
從供應方面來看,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產量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增速將有所放緩。一方面,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部分地區仍將面臨限電或停電的風險,尤其是在冬季用電高峰期。這將對鐵合金生產造成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另一方面,受成本上升和價格下降的影響,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生產利潤將會下降,甚至出現虧損。這將導致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減少或停止生產,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因此,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供應端將呈現出結構性優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趨勢。
綜上所述,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供需兩端都有望實現穩定增長,但增速將有所放緩。從供需平衡來看,預計2023年下半年中國鐵合金市場整體將呈現出相對平衡或略偏緊的狀態。不過,由于不同品種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部分品種和地區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在市場運行中需要注意各類鐵合金之間以及各地區之間的價格差異和流動性差異。
二、價格方面
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鐵合金 2023 年年度報告: 產能置換故事將告一段落,樂觀預期 難照進現實》,2023年上半年,中國錳硅和硅鐵價格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走勢。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鋼材需求疲弱。受房地產行業走弱和宏觀經濟放緩的影響,鋼材需求增長明顯放緩,鋼廠采購節奏有所調整,導致鐵合金需求相對低迷。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粗鋼產量為6.2億噸,同比增長3.2%,增速較2022年同期的12.7%大幅下降。鋼材消費量為5.8億噸,同比增長2.8%,增速較2022年同期的9.6%也有所回落。
(2)鐵合金供應過剩。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限電或停電現象,影響了鐵合金生產。但是,由于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產能置換進度較快,以及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相對充足,導致鐵合金供應端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硅鐵產量為230萬噸,同比下降8.7%;錳硅產量為450萬噸,同比增長10.8%。從品種來看,錳硅供應明顯過剩,而硅鐵供應相對平衡。
(3)原材料價格上漲。受國際市場需求和匯率波動的影響,2023年上半年,鐵合金原材料價格呈現出上漲趨勢。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外錳礦價格分別上漲了15%和20%,國內外硅金屬價格分別上漲了10%和12%,國內外鉻礦價格分別上漲了8%和10%。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鐵合金生產成本的增加,壓縮了鐵合金生產利潤。
綜合以上因素,2023年上半年,中國錳硅和硅鐵價格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走勢。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錳硅價格從1月份的7800元/噸下跌到6月份的6500元/噸,跌幅達16.7%;中國硅鐵價格從1月份的7000元/噸下跌到6月份的6200元/噸,跌幅達11.4%。
(1)鋼材需求回升。隨著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改善,鋼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車、機械等領域的用鋼需求有望增長。這將帶動鐵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鐵、錳硅等鋼鐵用鐵合金的需求。
(2)鐵合金供應收縮。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部分地區仍將面臨限電或停電的風險,尤其是在冬季用電高峰期。這將對鐵合金生產造成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鐵合金生產企業。同時,受成本上升和價格下降的影響,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的生產利潤將會下降,甚至出現虧損。這將導致部分鐵合金生產企業減少或停止生產,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鐵合金生產企業。
(3)原材料價格穩定。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和匯率波動的平穩,2023年下半年,鐵合金原材料價格有望保持相對穩定。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預測,2023年下半年,國內外錳礦價格將分別維持在800元/噸和1000元/噸左右,國內外硅金屬價格將分別維持在7000元/噸和8000元/噸左右,國內外鉻礦價格將分別維持在4000元/噸和5000元/噸左右。原材料價格的穩定將有利于鐵合金生產成本的控制,提升鐵合金生產利潤。
綜合以上因素,2023年下半年,中國錳硅和硅鐵價格有望出現反彈。根據五礦期貨發布的預測,2023年下半年,中國錳硅價格將從6月份的65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7500元/噸,漲幅達15.4%;中國硅鐵價格將從6月份的6200元/噸上漲到12月份的7000元/噸,漲幅達12.9%。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