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智能快遞柜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智能快遞柜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社會需求的推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我國快遞業務量保持了高速增長,2020年全年業務量達到833.6億件,同比增長31.2%,每日快遞處理數量突破兩億件。這給快遞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也催生了智能快遞柜的快速發展。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已經建成77.2萬組智能快遞柜,同比增長90.15%。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也相繼出臺了鼓勵和規范智能快遞柜行業的政策文件,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網絡布局建設,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推進智能快遞柜等設施建設和資源共享。
智能快遞柜的市場規模和投放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2020年我國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達到354億元,同比增長20.33%,預計2023年將達到6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7%。但與此同時,我國智能快遞柜的終端滲透率仍然較低,2019年僅為6.35%,不到10%。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能快遞柜的普及程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日本的智能快遞柜終端滲透率已經達到了40%以上。
智能快遞柜的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主要企業為豐巢和中郵速遞,分別占據了市場份額的55%和35%,合計占比達到90%。其他企業如易速遞、菜鳥驛站、快遞小哥等占比較小,競爭力較弱。智能快遞柜的運營商主要通過派件、超期、寄件、廣告等方式收取費用,實現盈利。同時,也在探索增值服務,如一站式洗衣、手機維修、必有商城、微倉等,以提高用戶粘性和品牌競爭力。
智能快遞柜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上游成本較高,導致智能快遞柜的前期投入較大,回收周期較長,運營風險較大。智能快遞柜的上游成本主要包括快遞柜造價、物業管理費、電費、維護費、運營費等,其中快遞柜造價占比50%,物業管理費占比37%。這些成本使得智能快遞柜的運營商難以在經濟落后地區投放,造成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
下游需求不穩定,導致智能快遞柜的利用率不高,收益不穩定。智能快遞柜的下游需求主要取決于快遞業務量和用戶取件習慣,這兩者受到季節、地域、政策、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難以保持穩定。同時,由于智能快遞柜的規格和容量有限,大件快遞不能放入智能快遞柜,也影響了智能快遞柜的利用率和收益。
行業標準不統一,導致智能快遞柜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難以實現。智能快遞柜的行業標準目前還不完善,各個運營商的智能快遞柜的尺寸、功能、接口、數據等都存在差異,導致智能快遞柜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難以實現,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不便,如需要使用多個APP、支付多個費用等。綜上所述,智能快遞柜是一種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智能設備,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但同時,也需要解決一些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高智能快遞柜的成本效益、利用率、互聯互通性等,為快遞行業和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