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醫藥銷售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模式分析
醫藥銷售行業是醫藥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涉及藥品的流通、配送、零售等多個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醫藥市場的擴大,醫藥銷售行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經營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將從醫藥銷售行業的發展現狀、經營模式、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醫藥銷售行業發展現狀
2021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達7369億元,2016-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2%,預計2023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9219億元。藥品零售市場的快速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 人口老齡化。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13年的9.7%上升到2020年的13.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6.2%。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和藥品消費水平都高于其他年齡段,是藥品零售市場的主要消費者。
- 健康意識提高。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健康保障體系的完善,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和投入度不斷增加,對藥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不僅包括治療性藥品,還包括預防性和保健性藥品。
- 政策利好。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如醫藥分家、帶量采購、門診共濟、醫保個賬改革等,旨在降低藥品價格,提高藥品質量,促進藥品流通,擴大藥品市場,保障人民健康。
- 互聯網+醫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醫藥電商、在線診療、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為藥品銷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臺,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務。
醫藥銷售行業的發展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分析:
- 細分領域。根據藥品的性質和來源,醫藥銷售行業可以分為化學藥、中藥、生物藥等細分領域。2020年我國化學藥占比48.93%,中藥占比27.20%,生物藥占比23.87%。化學藥和中藥占比逐年下降,而生物藥占比逐年上升,反映了藥品結構的優化和創新藥的發展。
- 治療領域。根據藥品的作用和適應癥,醫藥銷售行業可以分為消化道和代謝藥物、抗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神經系統藥物、抗感染藥物等治療領域。2020年我國消化道和代謝藥物占比15.3%,抗腫瘤藥物占比13.6%,心血管藥物占比12.2%,神經系統藥物占比10.9%,抗感染藥物占比9.7%。消化道和代謝藥物、抗腫瘤藥物和心血管藥物是前三大細分治療領域,反映了我國居民的主要疾病負擔和用藥需求。
- 流通渠道。根據藥品的流通方式和終端,醫藥銷售行業可以分為線下實體和線上電商兩種流通渠道。線下實體主要包括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等,是藥品銷售的傳統渠道,占據了藥品市場的主要份額。線上電商主要包括醫藥電商平臺、在線診療平臺和遠程醫療平臺等,是藥品銷售的新興渠道,占據了藥品市場的快速增長份額。2020年我國線下藥品市場規模為6820億元,占比92.6%,線上藥品市場規模為549億元,占比7.4%。預計2023年,線下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8520億元,占比92.4%,線上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699億元,占比7.6%。
二、醫藥銷售行業經營模式
醫藥銷售行業的經營模式是指醫藥銷售企業在藥品流通過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商業策略和運營方式,以實現企業的盈利目標和市場目標。醫藥銷售行業的經營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類:
- 純銷模式。純銷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既包括醫藥工業企業,也包括醫藥流通企業)供應至直銷商,然后由直銷商供應至醫院或藥店等終端。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直銷商只負責藥品的銷售,不涉及藥品的存儲、配送、回款等環節,降低了運營成本和風險,提高了資金周轉率和利潤率。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穩定,藥品品種少,藥品價格高,藥品質量可靠的情況。
- 批發模式。批發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供應至批發商,然后由批發商供應至下游的批發商或終端。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批發商需要進行縱向和橫向的藥品銷售,即批發業務(也稱調撥業務),這是醫藥流通企業最基本的傳統業務。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波動,藥品品種多,藥品價格低,藥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
-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授權給代理商,然后由代理商供應至終端。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代理商需要承擔藥品的市場推廣、銷售、回款等環節,同時享有一定的價格自主權和利潤空間。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旺盛,藥品品種新,藥品價格高,藥品質量優良的情況。
- 配送模式。配送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供應至配送商,然后由配送商按照終端的訂單進行藥品的配送和結算。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配送商不參與藥品的銷售,只負責藥品的存儲、配送、結算等環節,提供物流服務和信息服務。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分散,藥品品種多,藥品價格低,藥品質量一般的情況。
- 集團模式。集團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供應至集團公司,然后由集團公司通過自有或加盟的終端進行藥品的銷售。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集團公司通過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的經營,實現藥品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多樣化,藥品品種全,藥品價格中,藥品質量良好的情況。
- 電商模式。電商模式是指藥品由上游供應商供應至電商平臺,然后由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物流網絡進行藥品的銷售和配送。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電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的整合,實現藥品的便捷購買、快速送達、優惠價格、豐富選擇,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和滿意度。這種模式適用于市場需求個性化,藥品品種新,藥品價格低,藥品質量可靠的情況。
三、醫藥銷售行業發展趨勢
醫藥銷售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指醫藥銷售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的變化和演進,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醫藥銷售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測:
-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健康意識提高、政策利好、互聯網+醫藥等因素的持續推動,醫藥銷售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左右。
- 結構優化升級。隨著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的提升,醫藥銷售行業的藥品結構將呈現出優化升級的趨勢,即創新藥、生物藥、中成藥等高附加值藥品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高,而仿制藥、化學藥、中藥飲片等低附加值藥品的市場份額將逐步降低。
- 渠道多元化。隨著我國醫藥流通體制的改革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醫藥銷售行業的流通渠道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即線下實體和線上電商將形成互補和融合的格局,同時,醫藥銷售企業將通過跨界合作、平臺化運營、社區化服務等方式,拓展新的流通渠道和終端,提升市場覆蓋率和服務水平。
- 模式創新化。隨著我國醫藥銷售行業的競爭加劇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醫藥銷售企業將不斷創新和優化經營模式,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例如,純銷模式將向批發模式或代理模式轉變,批發模式將向配送模式或集團模式轉變,代理模式將向集團模式或電商模式轉變,配送模式將向電商模式或集團模式轉變,集團模式將向電商模式或平臺化模式轉變,電商模式將向平臺化模式或社區化模式轉變等。
四、結語
醫藥銷售行業是一個與人民健康密切相關的行業,也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行業。醫藥銷售企業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和優化經營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為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的保障做出貢獻。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