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市場發展趨勢及現狀分析2023

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消費品質不斷提升,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活力不斷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年,我國假日經濟市場總規模達到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3%;假日經濟消費結構以服務消費為主,服務消費占比達到63.2%,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假日經濟消費品質以高端消費為主導,高端消費占比達到38.7%,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假日經濟消費環境以智慧消費為特征,智慧消費占比達到54.6%,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
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和特點如下:
- 假日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推進,假日經濟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和市場占有率都將快速增長。2023年,我國共有法定節假日25天,其中春節、國慶、中秋等長假共有10天,為假日經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同時,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意愿和能力不斷增強,消費結構和方式不斷升級和創新,消費需求不斷多元化和個性化,為假日經濟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動力。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市場規模達到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5%,高于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顯示出假日經濟的強勁拉動作用。
- 假日經濟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消費成為主導。隨著我國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居民對發展和享受型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強,服務消費成為假日經濟的主要內容和增長點。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消費結構以服務消費為主,服務消費占比達到63.2%,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全年服務消費的占比。其中,旅游、文化、體育、教育等服務消費領域表現突出,旅游消費占比達到28.5%,文化消費占比達到12.7%,體育消費占比達到8.4%,教育消費占比達到6.3%。這些服務消費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鏈和價值鏈。
- 假日經濟消費品質不斷提升,高端消費成為主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從過去的“量”的追求轉向了“質”的追求,從過去的“低價”的選擇轉向了“高效”的選擇,從過去的“跟風”的消費轉向了“個性”的消費。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消費品質以高端消費為主導,高端消費占比達到38.7%,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高于全年高端消費的占比。其中,高端酒店、高端餐飲、高端旅游、高端文化等高端消費領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高端酒店消費占比達到14.6%,高端餐飲消費占比達到11.2%,高端旅游消費占比達到9.5%,高端文化消費占比達到7.8%。這些高端消費領域的快速增長,不僅反映了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品位的提高,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品牌建設和質量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市場競爭和創新機制。
- 假日經濟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智慧消費成為特征。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智慧消費成為假日經濟的一大特征,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支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更便捷、更安全、更優惠、更個性化的消費體驗。2023年,我國假日經濟消費環境以智慧消費為特征,智慧消費占比達到54.6%,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高于全年智慧消費的占比。其中,線上消費、無接觸消費、共享消費、定制消費等智慧消費模式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線上消費占比達到26.8%,無接觸消費占比達到15.4%,共享消費占比達到8.7%,定制消費占比達到7.3%。這些智慧消費模式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效率和消費滿意度,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