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風能是一種清潔而穩定的新能源, 在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日益嚴重的今天,風力發電作為全球公認可以有效減緩氣候變化、提高能源安全、促進低碳經濟增長的方案,得到各國政府、機構和企業等的高度關注。此外,由于風電技術相對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資源有效性,因此,風電也成為近年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之一。
2016 年的風電市場由中國、美國、德國和印度引領,法國、土耳其和荷蘭等國的表現超過預期, 盡管在年新增裝機上, 2016 年未能超過創紀錄的 2015 年,但仍然達到了一個相當令人滿意的水平。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發布的《全球風電發展年報》顯示, 2016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 14.2%,其中,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 23,328MW(臨時數據),占 2016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的 42.7%。 到 2016 年年底, 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486,749MW,累計同比增長 12.5%。 其中, 截至 2016 年底, 中國風電裝機總量達到 168,690MW(臨時數據),占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總量的 34.7%。
我國風電行業概況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統計數據,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從截至 2001 年 12 月 31 日的 23,900MW 增至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 486,749MW,年復合增長率為 22.25%,而同期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9.53%,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 2016 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 23,328MW(臨時數據),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 42.7%,位居全球第一。我國風電場建設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在其后的十余年中,經歷了初期示范階段和產業化建立階段,裝機容量平穩、緩慢增長。自 2003 年起,隨著國家發改委首期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風電場建設進入規模化及國產化階段,裝機容量增長迅速。特別是 2006 年開始,連續四年裝機容量翻番,形成了爆發式的增長。近年來我國風電的快速發展, 得益于明確的規劃和不斷更新升級的發展目標,使得地方政府、電網企業、運營企業和制造企業堅定了對風電發展的信心,并且有了一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風電的快速發展,也促使規劃目標不斷地修正和完善。在 2003 年召開的全國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部署開展全國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要求各地開展風能資源詳查、風電場規劃選址和大型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工作。通過此項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摸清了風能資源儲量,結合風電場選址,提出了各自的規劃目標,為風電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風能資源概況
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陸地面積約為 960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包括島嶼)達 32,000 千米,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并具有巨大的風能發展潛力。根據中國氣象局 2014 年公布的最新評估結果,我國陸地 70 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 72 億千瓦,風功率密度達到 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 50 億千瓦; 80 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 102 億千瓦,達到 20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 75 億千瓦。
我國風電行業的前景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風電行業的技術進步,為風電行業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數據, 2001 年至 2016 年期間,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實現了 49.53%的年復合增長率,截至 2010 年底,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44,733MW,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風電裝機國家。 2011 年,我國仍為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全球第一的國家。 2012 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12,960MW(位列全球第二),累計裝機容量 75,324MW(位列全球第一)。 2013 年-2016 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累計裝機容量均列全球第一位。為了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我國將繼續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大力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風電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開發方向,未來風電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