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證期貨業績穩健估值近底 階段底部布局正當時
隨著行業競爭的日漸激烈,在市場容量逐漸飽和的情況下,金融行業的資源與收益逐漸向頭部集中,在期貨行業方面亦是如此。近期16家在A股新三板掛牌和2家港股主板上市的期貨公司陸續披露各自的中期業績,整體來看,行業整體呈現分化趨勢,頭部公司馬太效應更加明顯。從行業上看,近年來期貨公司的資本型業務逐漸增加,資本實力越強的期貨公司能夠獲得更好的業績能力。而在港股市場中,作為期貨業首家登陸港交所的公司,魯證期貨(1461.HK)在行業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從今年中期業績來看,魯證期貨的業績也繼續保持著穩中有升,公司的行業頭部優勢也正在不斷擴大。
2018年上半年,魯證期貨收入達人民幣2.25億元,同比增長4.42%;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期間利潤達人民幣8,844.3萬元,同比增長6.52%;股東應占每股盈利人民幣0.09元,同比增長12.50%,每股凈資產為人民幣2.18元,截至9月6日收盤,市凈率為0.41。以年度來看,2015年、2016年、2017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6.55%、20.75%、40.38%,年度復合增長率超過30%。
從營收和凈利上來看,公司同比增速出現放緩,但似乎是行業普遍情況,根據已經披露的18家期貨公司情況看,期貨行業頭部公司利潤增速出現明顯下滑。相比于2017年上半年,多個頭部期貨公司一度增速超過100%來說,今年的期貨公司利潤增速明顯下滑到了10%左右。但縱向對比來看,魯證期貨中期的營收及凈利創下上市以來的最佳半年表現,公司整體的經營狀況仍舊保持良好。
傳統業務穩步擴張,創新業務收益顯著提升
在傳統的經紀業務上,魯證期貨上半年繼續維持公司的領先優勢,業務規模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公司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錄得14,320萬元,同比增長23.98%;累計成交金額為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6.40%;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13%,同比增長83.62%;日均客戶權益為62.24億元,同比增長5.08%。此外,公司的期權經紀業務繼續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商品期貨期權方面:公司豆粕期貨期權的成交量市場份額為8.62%,全市場排名第2位;白糖期貨期權成交量市場份額為6.68%,全市場排名第6位。在股票期權方面:2017年,公司的成交量市場份額為8.62%,在所有期貨公司中排名第1位,在全市場(包括證券公司)排名第2位,市場地位保持穩固。
另外,為順應期貨市場規范化程度逐步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行業趨勢,魯證期貨也同時大力發展創新業務,開啟“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上半年,公司商品交易與風險管理業務所得稅前利潤達2098.2萬元,同比增長109.76%,創新業務收入和利潤占比不斷提高。細分來看,一方面,公司場外期權業務實現了規模化、效益化發展,通過與200余家企業及機構簽訂場外衍生品主協議,業務范圍和種類進一步拓展,上半年場外衍生品交易名義金額達168億元,同比增長320%,市場排名第二,實現收入1350.9萬元,同比增長301.31%。場外期權規模的價值并不僅限于其本身帶來的營收,它能有效的拉動傳統經紀業務增長,對于機構客戶來說,相比于傳統的經紀業務,期貨公司場外業務提供的個性化、符合其需求的風險管理產品才更具有吸引力,而魯證期貨場外業務的產品設計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均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倉單服務和合作套保業務穩步開展,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實現業務收入657.6萬元,同比增長64.05%。不僅如此,公司交易能力及風控能力亦穩步提高,上半年實現投資利得679.8萬元,同比增長20%。
作為行業內有能力提供全方位期貨及衍生品服務的中國20家期貨公司之一,魯證期貨業務種類十分齊全。同時,公司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已經具備了為實體企業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服務,包括期現基差業務、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場外期權等。隨著風險管理業務逐漸成為期貨公司創收主力,相信風險管理業務等創新業務在2018年下半年及后將對集團的收益及盈利做出更大貢獻。
股指期貨或恢復常態交易,第一梯隊具備先發優勢
7月23日,證券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18年第一期期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培訓班上表示,股指期貨交易即將恢復常態。消息一出,立即引來市場輿論的高度關注,對于期貨行業來說,這也將成為行業內公司最值得把握的行業機會。
由于股指期貨本身具備的杠桿性、交易靈活性以及與股票市場的高度相關性,對于資金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而股指期貨的風險對沖功能使其成為大資金投資股市的必備避險品。中金所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短短幾年時間,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各類資管產品等機構資金陸續入市,雖然股災后被迫離場,但基于股指期貨的風險對沖功能,一旦股指期貨限制完全放開,這些機構資金依然會深入參與。另外,目標養老基金、養老金等長線資金入市基于避險要求,也會投資股指期貨市場,為股指期貨產品提供充足的需求保證。
從股指期貨成交額占比角度來看,2015年牛市行情前,股指期貨成交額占比已經達到50%左右(占國內所有期貨品種成交額之和的比例),2015年牛市行情中一度逼近90%,股災受限后,占比僅為10%左右。
如今證監會再次積極釋放松綁信號,使得市場對于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的預期又起,從歷史及國際經驗來看,股指期貨限制放開后,成交規模將依然迅猛發展,前景廣闊。而若期指交易常態化,將直接帶動期指交易量的大幅提升,期貨公司業務量及收入也將隨之增加,最終也利于期貨公司增強以后業務能力、發展創新業務,做大做強。魯證期貨作為山東期貨龍頭企業,近年來保持快速發展,且客戶資產、盈利能力等主要經營指標居行業前列,頭部效應顯著,或將于此波行業發展機遇中占得先機。
當前估值吸引,安全邊際效應高
近期港股市場走勢持續調整,不過隨著半年報的披露結束,前期因為業績增長的不確定因素而遭遇股價錯殺的公司,中短期內股價有望實現一定的反彈。魯證期貨股價當前已跌至上市以來的最低點,考慮到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符合預期,并且每年的派息十分慷慨,2017年末每股派息0.082港幣,按現在的股價,股息收益率約為8%,安全系數較高,正是入場的上佳時機。
從估值水平上看,魯證期貨目前的市盈率不足6倍,未能完全體現公司的行業頭部優勢。根據資料,魯證期貨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24名全面結算會員之一,公司自身資質優良,已連續8年被中國證監會評為“A類”(期貨公司最高類別)的期貨公司,而A類公司憑借經濟規模中占據期貨公司的大部分收益,在行業中擁有絕對優勢。隨著公司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以及業務上的轉型升級加速,未來公司有望成為中國衍生品市場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供應商,長期投資價值凸顯,估值上亦存在溢價空間。未來投資者不妨持續保持關注,靜候公司價值兌現。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