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濾清器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濾清器,是指通過濾紙起過濾雜質或者氣體的作用的配件。一般是指汽車濾清器,是發動機的配件。按不同過濾功能分為:機油濾清器,燃油濾清器(汽油濾清器、柴油濾清器、油水分離器、液壓濾清器),空氣濾清器,空調濾清器等。發動機有空氣、機油、燃油三種濾清器,一般稱作“三濾”,加上空調濾清器,俗稱四濾。分別擔負潤滑系統,燃燒系統中介質,發動機進氣系統、車廂空氣循環系統的過濾。
濾清器行業發展現狀
企業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低端產品生產能力過剩。國內濾清器行業企業眾多,據統計國內現有濾清器企業雖已達到2000多家,但其中多數屬小型企業,甚至有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廠,整個行業中列入國家統計的主要企業僅有30多家,而其中擁有自主品牌和完善銷售網絡渠道的企業少之又少投資分散,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產集中度相當低下。即便是大企業,銷售額最多的企業也僅有3億多元,市場占有率不到2%。
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國內濾清器企業目前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基本上是模仿,產品研發能力薄弱,缺少原創技術。雖然國內主機的配套多已實現國產化,但基本上是對產品樣件進行測繪,自主開發的全新產品絕少。大部分企業不具備自主開發能力,難以介入主機的前期開發,不能適應系統化、模塊化供貨要求。正因為如此,導致濾清器生產單位在與主機進行產品配套時議價無力。
目前國內濾清器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十分匱乏,高層次的人才可以說更是稀缺,人才斷層非常突出,所有企業皆然。包括合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人才本土化也同樣困難。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家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投入越來越少(現已沒有),面向行業服務的科研院所或走向企業化或歸屬某一企業集團,從而削弱了面向行業進行服務的功能,而大多數企業又受規模、效益、人才和研發能力的限制,研發和創新水平偏低,資金投入不足。因此,全行業基礎理論研究薄弱,過濾材料、試驗雜質無人也無力研究,標準落后,缺少原創技術,無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濾清器生產設備、試驗設備,過濾材料、試驗材料,膠粘劑等相關工業相對落后,尤其是過濾材料,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國內雖有幾家品質尚可的濾材生產企業,但產能偏小,品種不全,也對濾清器行業的發展造成制約。
起步晚,標準缺失。由于我國工業發展起步比較晚,八十年代以前幾乎沒有幾個濾清器標準,八十年代以后工業逐步發展,而中國濾清器標準起步于1993年,第一屆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濾清器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96年,由于各種原因第一屆幾乎沒有指定車用濾清器標準,直到2004年第二屆成立才開始建立車用濾清器標準體系,逐步制定一系列濾清器標準。
市場競爭激烈。濾清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行業內沒有壟斷或近乎壟斷的超大型企業,濾清器屬于汽車上的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因此售后市場需求量非常大,爭奪售后市場的企業遠遠多于配套企業的數量,但品牌集中度較低。
發展趨勢
濾清器是一個供不應求的行業,其生產能力遠遠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長速度。就外資品牌而言,全球市場的繁榮使得特雷克斯-德馬格、利勃海爾、馬尼托瓦克等生產企業的銷售量增長約40%,但由于濾清器身都是按訂單生產的,與主機配套的零部件也是按訂單出貨,加之受制造商自身產能的影響,供貨周期延長是不可避免的。生產能力的不足和關鍵零部件的短缺困擾著制造商和用戶。那么在大環境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中國濾清器行業又如何呢?
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已經進入到第十個年頭。中國的汽車產業在這十年內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而與整車發展密不可分的車用濾清器行業同樣也發展的風生水起。我國共出口汽車濾清器達5877.5萬個,比2010年增長13.57%,涉及金額1.27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41.26%。
市場競爭激烈 企業轉戰配套市場
入世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拉動了濾清器行業的快速發展。預計,2020年我國車用濾清器市場需求總量將增加到11.6億套。隨著生產企業數量和規模的逐漸擴大,濾清器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滿足最新排放標準的濾清器已經研發成功,并實現批量生產。巨大的濾清器市場吸引了眾多生產企業的關注,國內外的企業紛紛加入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尤其是售后市場的競爭更趨白熱化。
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濾清器屬于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因此在售后市場的銷量非常大。第二,我國汽車濾清器行業廠家眾多,而且規模普遍較小,品牌的集中度很低,濾清器售后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
導致濾清器供不應求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從宏觀角度講,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帶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內需的擴大為大型工程濾清器的市場發展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雖然國家一再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但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基數面前,需求量無疑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此外,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拓,產品出口量在近兩年成倍增長,中國工程升降機的出口金額已經占到總銷售額的25%。
濾清器的生產能力遠遠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長速度。某國外知名濾清器制造商總裁在談到大多數濾清器制造商的處境時說:“客戶們在排隊等待交貨,而我們卻在為那些有限的零部件苦苦掙扎。我們正在努力工作,逐個解決各生產廠家的瓶頸問題,以便充分利用現有場地生產更多產品。”這種因供貨周期過長而造成的供不應求現象還將在全球范圍內繼續困擾著大型工程濾清器的市場,特別是在需求如此旺盛的中國市場。
濾清器通過對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機油和燃油進行過濾,從而起到保護發動機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是汽車發動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鑒于車用濾清器與整車(或發動機)直接配套關系,隨著最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加,為我國車用濾清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車用濾清器需求量呈上升趨勢
二、車用濾清器市場競爭激烈
巨大的濾清器市場吸引了眾多生產企業的關注,國內外企業的紛紛加入致使當前濾清器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現有濾清器生產企業1000多家,由于車用濾清器產品品種和結構具有多樣性,既適合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大批量生產,也可采用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批量作坊式生產,因此多數生產企業規模較小,大中型企業有30多家,行業內暫未形成壟斷性的超大型企業。
濾清器市場激烈的競爭主要在售后市場,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濾清器屬于汽車上的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因此在售后市場的銷量非常大,這就直接導致了爭奪售后市場的濾清器企業數量遠遠多于配套市場。第二,我國汽車濾清器行業廠家眾多,而且規模普遍較小,大部分都是生產條件不完備、檢測手段落后、規模較小的手工作坊式的汽車濾清器企業,這些企業基本上都達不到配套的要求,因此只能角逐售后市場。企業的激烈競爭,使得在濾清器售后市場,品牌的集中度很低,前5家濾清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為15%。而在配套市場,前5家濾清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則達到了40%。
三、微利時代下濾清器企業轉戰配套市場雖然濾清器售后市場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實際上,濾清器售后市場已進入了微利時代,而且利潤空間還在不斷縮小。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種種因素使得本已困難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濾清器企業應當如何突圍?
業內人士稱濾清器企業要突出重圍就必須要進入配套市場,由于配套市場的要求很高,進入的企業不是很多,因此競爭情況相對較好,而且利潤空間也相對較高。但是外資、合資品牌搶占市場,幾乎壟斷了高端車型濾清器的配套市場,因此提高自主品牌的技術實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值得慶幸的是,國內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濾清器生產廠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努力進軍配套市場,雖然進入配套市場企業還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這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