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產業,下一個萬億級“產業風口”
“十二五”以來,隨著現代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快速發展,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健康大數據等現代生物技術突破與產業化快速演進,生物經濟正加速成為及信息經濟后新的經濟形態,為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生活質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時也催化了一批新興生物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活性肽產業就是其一。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 ,BAP)是對生物機體的生命活動有益或是具有生理作用的肽類化合物,是一類相對分子質量小于6000Da , 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多肽。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種人體代謝和生理調節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進免疫、激素調節、抗菌、抗病毒、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是當前國際食品界最熱門的研究課題和極具發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發展現狀及方向
中國生物活性肽研究開發起步晚,研究單位少,基礎和應用研究都很薄弱,目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在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開發上,從事活性肽的研究單位也多從醫藥角度出發,研究力量及投入較少,限制了活性肽藥食兩用功能的發揮,市場上國產的活性肽藥品和食品寥寥無幾。但近幾年研究逐步活躍起來,報道漸多,前景看好。當前生物活性肽研究開發的方向是:①新型活性肽的發現,特別是許多非食用生物資源中天然活性肽發現與結構分析、活性研究等;②蛋白質制備活性肽的定向酶解技術開發,包括高效、專一性強的產酶菌種選育、復合酶系共同作用機理、機制研究, 酶解工藝技術改進等;③脫苦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和機理研究等;④功能性肽的分離、分析技術的開發, 包括新型高效分離設備和分離工藝,靈敏度高、簡單易行的目標肽活性分析檢測體系和分析技術;⑤肽的功能性生物學評價研究;⑥生物活性肽醫藥品和功能食品開發[ 2] ;⑦研究參與調節生物活性肽吸收的因素研究;⑧生物活性肽低成本、高純度、大批量生產的工程化研究;⑨生物工程技術在活性肽制備方面的應用研究,如蛋白質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培養技術等。
發展前景
正是由于肽在我們生命調節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對于生物活性肽的科學研究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醫學、化學、生物學、營養學、食品工業等人類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多肽類藥物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已經涵蓋14個治療領域,涉及140多個品種。據國際咨詢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7億美元,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市場潛力。可以預見,隨著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合成技術的突飛猛進,多肽類藥物的發展還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多肽類產品將成為國際醫藥市場上一大類產品,其市場前景不可低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